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社評論)台灣文化的建立與推廣

◎ 黃修仁

台灣文化的建立,有賴於全體國人認識台灣各族群的語言文化、風土民情及歷史事實,其重要性在建構共同的歷史記憶,形成人文關懷的自信民族,塑造土地認同的現代國民,建立正常的國家,每年十月十七日訂為「台灣文化日」才有特別意義。

然現今國人的文化認同呈現兩極,有一天我和朋友聊天,他說:台灣沒有文化。他的言論嚇我一跳,為何他和我的認知會差那麼多,這是他完全接受黨國奴化教育的影響,他開補習班以賺錢為目的,不關心社會,他把以前讀書那一套完全複製給學生,是典型「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台灣社會這種人還真不少,尤其教育體系,讓我們擔心這會影響多少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價值認知?

幸好,我另有一群朋友,平時就關心社會、國家,出錢出力認真辦活動,讓大家認識台灣、瞭解世界。參加台灣社團研習有如挖寶,學得津津有味:原來台灣文化源遠流長,不但有近代史,更有史前文明和遠古史,現代科技更是享譽世界,單是晶片就左右世界文明,讓世人刮目相看。

文化部近年來倡導文化治理、文化立國,致力於台灣文化保存與創新,及國際推廣,與世人共享。民間團體每年辦理各項文化講座,奠定學術論述。舉辦文化晚會、音樂會,介紹台灣各族群藝術,如原住民舞蹈、客家小調、台灣民謠等,饗宴民眾。參加者除了可暸解台灣文化的多元,更能從中獲得藝文啟迪,思考怎樣做個有尊嚴的台灣國民。

最近觀賞以一九五○年白色恐怖年代的真實事件《流麻溝十五號》改編拍製的電影,是台灣首部以「女性政治受難者」為主軸的記實電影,面對台灣近代史各階段創作帶來新的里程碑。集知名醫師、社會運動者、傑出詩人於一身的台灣南社創社社長曾貴海,展現其生命的厚度,出版了《四季的眼神》、《再見等待碰見自由》,在北中南舉辦三場雙書分享會,深受各界好評。這都是民間推廣文化的具體成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是從語言、文化上開始滲透,什麼「同文同種」,台灣也有類似情形。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唯有建立台灣文化自主與自信,國家才能真正長治久安。

(作者是台灣北社副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