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美國正在重構「一中政策」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美國未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該政策自一九七九年來作為美國對台做法的核心,目前依然有效。他說,上週布林肯也向王毅私下傳達此一立場。美式「一中政策」,中式「一中原則」,交集是承認PRC擁有「中國代表權」,分歧在於北京宣稱擁有台灣主權,華府對台灣主權則不持立場。兩年前,美國在台協會公布的解密電報,「六項保證」中的「未改變關於台灣主權的立場」,應即此意。而隨著中國在台海行徑越來越挑釁、具脅迫性,美國也對中國愈趨表達它對台灣主權的「立場」。

北京一向宣稱: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解决了中國代表權,並確認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日前,拜登首度在聯大總辯論提及台海局勢。他說:我們尋求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奉行四十年來防止衝突發生的「一中政策」,持續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在此之前的訪談節目,拜登提到:「台灣對於獨立有自己的判斷,我們不會鼓勵他們獨立,那是他們的決定。」去年十一月的視訊會議,拜登也對習近平表達,美方支持台灣關係法,「它(台灣)是獨立的,由它自己做決定」。他後來澄清說,並未改變美國對台政策,也不會改變,「我們不鼓勵獨立,但鼓勵他們完全按照台灣關係法的要求去做。這是我們正在做的,讓他們自己決定」。這種態度,即使不是對台灣閃綠燈,至少不是對台灣閃紅燈。

雖然華府一再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並未改變,但在北京的認知裡,美國已經從事改變了。這種認知差距顯示,美國的「一中政策」,中國的「一中原則」上,本來就有不同的內涵。美中三個公報,美方承認的是PRC擁有「中國代表權」。至於台灣,「台灣關係法」只規定美台往來的原則,期望台灣的前途以和平方式決定,毫無一語提及「台灣屬於中國」。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也只是解決「中國代表權」,隻字沒有涉及台灣,絕非北京所扭曲的「確認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更早的「舊金山和約」,亦僅規定日本放棄台灣、澎湖,並未明言歸屬何國。換言之,中國宣稱擁有台灣主權,找不到任何國際性文件的證據,所以只能出之以「自古以來」的狡辯。

美國的「一中政策」,其核心在於解決「中國代表權」,以利在國際權力平衡上「聯中制蘇」。當年台灣處於外來政權統治,以「反攻大陸」維護政權的正當性,兩岸政權都認為台灣屬於中國。美國「認識到」、沒有提出異議,唯將和平解決雙方分歧視為第一要務。一九八○年代末期,台灣走向民主化、本土化,開始展現不同以往的國家想像。華府的「一中政策」,不支持(不主動促成)台灣獨立,卻也沒有反對台灣獨立作為台灣人民的民主權利。然而,由於與中國「交往」優先,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市場,華府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言下之意往往指向被北京污名化為麻煩製造者的台灣。直到二○一八至二○二○,美中關係逆轉,新冠疫情擴散,中國機艦擾台,國際風向為之丕變,矛頭轉而指向北京,且開始重視台灣的正能量。此一價值翻轉,歷經二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八月裴洛西訪台,更加在國際認知固化。

長期觀察美國的台海政策,不難發現一個不變的黃金定律,即,「台灣必須存於友好國家之手」。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即使發生六四事件,美國仍帶領西方挹注中國經濟。在美國的政策想像中,改革開放可能觸動政治鬆綁,促使中國走向普世價值,從而成為負責任的大國,美中可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和平統一」,似乎是美國可接受的選項。不料,習近平迷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霸權夢,意圖以專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擬以「武統」推倒第一面骨牌台灣。於是,「台灣必須存於友好國家之手」,顯然成了必須急迫面對的要務。

從「舊金山和約」、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美中三個公報到「台灣關係法」,可以發現一條清楚的脈絡:美國從未主張「台灣屬於中國」。如今,民主台灣與專制中國的對比一天比一天鮮明,中國若併吞台灣,對國際的災難性影響更非同小可,拜登急速拉升美台關係正得其宜,釐清其對台灣主權的立場與中國不同尤有必要。在國際大棋盤中,美國對中國重新定位台灣,已然造成地緣政治洗牌效應。中國威脅,首當其衝,身處第一線的台灣,將如何自我定位,追求正常國家願景,則是國人的課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