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核電延役」之新聞報一半

◎ 陳秉亨

近日華爾街日報報導,因應烏俄戰爭造成的天然氣供給問題,德國決定要將僅剩的三座核電廠延役,而我國的媒體也引用此報導,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在華爾街日報報導之後,德國聯邦經濟事務與氣候行動部發表新聞稿表示: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並非事實;德國的核電政策如何因應烏俄戰爭的影響,仍在進行壓力測試中。綜合來看,有可能的結論是:一、如期除役;二、調整發電效率度過今年冬天後除役;三、短暫延役一至二年因應緊急狀況。

已經進入除役階段的核電廠,在廠務、財務與周邊除役工作的現況上是否能夠延役,德國仍未有官方的定論,況且該評估是德國因應俄烏戰爭的緊急對策,與一般以十年計算、真正的核電延役計畫並不相同。相反的,該部的另一篇新聞稿更值得大家參考:德國決定推動更大規模的再生能源計畫,以現階段的三倍速度推動再生能源,逐步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仰賴。

台海局勢緊張,有部分人士主張應讓核電延役,個人認為並不妥適。俄烏戰爭之中,烏克蘭核電廠受砲火波及,核災風險備受關切,若以過去一直以來盛傳的共軍「留島不留人」武統主張,若萬一發生戰爭,核電廠將是我國的隱憂。也有部分人士主張,若兩岸發生衝突,台海被封鎖,必須仰賴核電供電,莫忘過去只是電塔因颱風而倒塌,核電廠就要停機自保的實例。戰爭中電網若受到影響,縱有核電亦無法發電,根本不需大費周章影響國際商運,封鎖海峽。

面對台海局勢,與其寄望老舊核電廠延役,不如更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智慧電網與儲能設備,方能因應各種極端氣候與潛在的軍事危機。而且引進大量國際投資,會讓各國更關注台灣處境,或可形成第二座護國神山的效應。最後,除了能源安全與減碳工作之外,更應設法讓農村地區與原鄉部落一般家庭可透過綠能獲益,同時帶動我國的地方創生。

(作者為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前副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