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私校如何扛住少子化海嘯來襲

◎ 李政達

大學分發入學放榜,計有包括國立頂大在內的五十一所大學招不滿額,更有一百多個科系掛零,許多知名私校缺額率高達九成以上。今年從大學個人申請、四技二專甄審、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到大學分發入學都有大量缺額,低估「少子化現象」的影響,乃是一大主因。

教師團體更呼籲,教育部應趁此機會改善台灣的高教體質。只是有多少任教於大專院校的教師家庭仰賴這份薪水維繫,豈是一句「該退場就退場」可一言以蔽之。

自今年起直至一一八學年,少子化海嘯將一波波襲捲而至,私校教職員工無不「挫咧等」。專家學者也一再建議,要挺過這波浪潮必須建立自己的特色,事實上以筆者所任職的私立科大為例,學生數在全國大專院校中排行前十名內,各項評比亦都名列前茅,但危機意識的驅策下,全體教職員工仍備感壓力。

對私校而言一所學校能否永續經營,新生的報到率乃是關鍵,然而家長與學生對學校應具備條件的要求迥異,我們總希望能做到盡如人意。因此在大多數學校撙節開支的此時,吾校卻反向操作,針對學生的運動、休閒、社團等各項硬體設施編列經費預算,期使學生在課餘閒暇時有正當的活動。誠如校長所言讓學生走向運動場館,總比整日沉迷線上遊戲加深近視度數來得有益。

筆者經常看到同校師長上傳FB與學生的互動,如申請到各項產官學界計畫或產學合作案的老師,將回饋金用於企業參訪、辦理學術研討、證照講習…等活動,藉此訓練學生的辦事能力,並厚植學生的基本素養。也曾看到學有專精的師長,親自帶領學生到業界實習,增強學生的實作經驗,一旦畢業即可投入生產,成為企業吸收的人才。

筆者雖為體育教師但卻擔任英語系導師多年,有別於系上師長的專業教學,筆者也一再思忖,後疫情時代教學方法、產業結構、交易模式……都有了徹底的改變,該經由何種方式的啟發,引導學生結合專業素養激發創意巧思,走出屬於人文科系學生獨特的道路。

少子化衝擊勢不可擋,大學教師於教學、研究、服務三個面向無法一一兼顧的情況下,以身作則引領學生獨立自主的人格發展習得一技之長,讓家長能放心託付,乃身為一名盡責導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為了讓學校能永續經營,個人殫精竭慮善盡職責,無非是希望能保住飯碗,將衝擊減至最低。

(作者在科技大學擔任體育講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