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中國經濟的龐氏騙局破滅了

當前中國經濟危機四伏。嚴格清零造成經濟萎縮,今年第二季GDP年增率僅有○.四%,使得官方的五.五%年成長目標,勢必無法達成。在總體經濟之外,攸關四百多億人民幣存款的河南城鎮銀行弊案,則凸顯監管疏漏與官方、黑道勾結的黑暗面;尤要者,遍及全中國二十五省市的爛尾樓風暴,更暴露出中國經濟最大推手的房地產部門,已淪為一個特大號的龐氏騙局。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不但重挫中國經濟,更因受害者達千萬人之多,勢必衝擊中國社會、政治的穩定。

四十年來高速行駛的中國經濟,顯然面臨了出軌危機。此一危機早已潛伏於經濟、產業,卻因中共在財政、貨幣與政策上大力挹注,一直掩蓋這些弊病。事實上,經濟快速成長,已是中共獨裁統治的正當性來源,但經濟在長期奔馳之後,不免出現疲態,例如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有的國家通過了考驗,並且民主與結構性改革有成,躋身富有、文明國家之林;有些則跨不過關卡,在原地停滯不前,尤有甚者,未能建構透明、制衡、監管的機制,陷入貪污、獨裁、經濟倒退的深淵。由此看來,當前中國面對的挑戰,必須通過經濟、政治的結構性改革,方可度過生死關卡;如果中共對內依舊堅持數位獨裁模式,對於疫情、經濟,仍然以政治正確作為解決方式,並且企圖以霸權之姿對外擴張,恐將舊疾併發,多重器官衰竭,而有生命之危。

當前中國經濟的多重危機︰有些來自中共的意識形態框架;有些則肇因於不當的成長策略。兩者均種下中國經濟可能崩塌的惡果。一般論及中國經濟成果,莫不歸功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但其真正的意涵,僅是借用資本主義的手段吸引外資、技術與人才的流入,以助長中國經濟的發展;然而在確保自由市場機制,財產權(包括物質與智慧財產)等結構性改革,亦即民主、多元、開放的體制改革上,則是不能碰觸的禁區。這樣的模式,造成中國始終無法成為市場經濟國家,而被貼上「國家資本主義」、「黨國資本主義」標籤。這種中國特色的經濟模式,在習近平準備稱帝,成為終身統治者之際,終於露出馬腳。中共開始公開倡議「國進民退」、「共同富裕」,將黨的魔爪伸進私人企業,變相侵吞民間的企業與財產。如此作法,勢必扼殺民間的創意與活力,等於是將「改革、開放」,丟到歷史的垃圾堆。

結構問題之外,最近瀕臨崩潰的房地產泡沫,則是不當成長策略最典型的後遺症。中共一向以GDP高成長率為傲;而要推動GDP高成長,依靠製造業恐力有未逮,但中國卻發現房地產是一個寶。大量的開發、貸款與相關從業人員,可形成強大的動力,造成經濟的虛胖。房地產的另一個妙用是,地方財政三分之一是靠賣地,讓地方政府得以大肆建設,建造了許多華而不實的蚊子設施,成為官員升官發財的捷徑。房地產大約佔中國GDP的三成;此外中國家庭財富的七十%流入了房市。這樣 便炮製了一個房地產的泡沫。它的真相是去年中國十大建商負債達到十.五兆人民幣。在房地產無以為繼時,中國建商一旦爆發違約潮,規模將超過美國次貸風暴;另外,爛尾樓事件的延燒,更將加劇泡沫破滅的威力。爛尾樓起因於中國建商出售預售屋,在收取買家的頭期款後,竟拿去買地開發,再吸引另一批買家,依此套路發展,如果房地產景氣大好,便可賺取暴利。而建商超高的財務桿槓,並未受到有效的監管,如今房地產價格急劇下跌,買氣不佳,便造成建商沒有資金完成建案,變成爛尾樓。而買到爛尾樓的民眾,因為已經向銀行借貸,仍需繳納貸款,多數更需同時負擔房貸與房租而不堪負荷,且受害者眾,因此串聯拒繳銀行貸款。爛尾樓事件據稱已在中國造成了兩千萬個爛尾樓難民,這些難民生活在還未完全蓋好,沒水沒電的爛尾樓,情況頗為艱困悽慘。而爛尾樓事件,更將衝擊中國銀行業。建商違約,爛尾樓難民拒繳房貸與銀行業受到衝擊,正在形成一個比次貸更大的金融風暴。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本是一種政治宣傳,但對中共而言,卻是掌握一切權力的藉口。然而,「新中國」的經濟光環,正在褪色;這個看似壯觀的樓房正在崩塌。無論是河南城鎮銀行存戶領不到錢,或是遍地烽火的爛尾樓事件,都影響了民眾生計,可能讓人民一輩子的努力化為烏有,無法生存。這些受害者已經快要活不下去,沒有退路了,獨裁者的鐵拳鎮壓恐怕效果有限。這將讓中共面臨了經濟失控與統治失控的雙重危機。這才是當前中共領導人最為擔憂的心頭大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