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舊冊店也能活絡文化財

◎ 潘翰聲

莊萬壽、李筱峰等六位文化界學者聯名投書貴報「搶救日漸消失的文化財」,引起諸多討論,除了政府應該出面搶救退休學者藏書的重要文化財,舊冊店也提供活絡文化財的另一種市場機制。

許多人認為,在電子書的時代,紙本將被取代,已無存在的必要性,事實不然。在幾十年前,發明微縮膠片時,科技樂觀者有類似預言,但隨後發現處理成本過高,壓縮後和紙本的品質也有極大差距。這波電子化浪潮,Google和亞馬遜,也企圖把珍貴古本書電子化,都無法完全做到。

紙本書有其價值,但著手保存就要討論誰買單,包括昂貴的倉儲地租,和管理的人事成本。教育部和文化部是首要當責的單位,其次地方政府應該考慮爭取退休學者成為「地方創生關係人」,讓這些文化財有機會走進各個角落發芽。當各縣市總圖書館的新建工程,成為各地爭取中央預算的新名目,金門還發生砍樹蓋美術館等文化場館的爭議,地方政府更應該思考硬體建設之外,要典藏什麼書,如何經營出地方圖書館的特色,這些軟體永續營運的長遠規畫。

退一萬步來講,當圖書館藏書空間不足需要釋出舊書,或是和家中長輩處理舊書,也該想到,樹已經砍來做成書,就該儘量流通換手,直到萬不得已才進入廢紙回收系統。

曾是台灣首府人文薈萃的古都台南,各家民宅書房和傳統舊冊店,令人驚豔的文化珍寶正歇息著。本冊店除了曾公開出土,嘉南大圳擘劃者八田與一的昔日講義,繼續努力挖掘日本時期和戰後初期的珍本古書,吸引日本圖書館跨海購書,不少文史工作者來尋寶做研究,並精選製成週邊文創商品。

資源回收場的書以公斤計價,若能具備專業眼光從中淘金,翻倍以頁數計算知識和文化財的含金量,是循環經濟的城市採礦產業。

當誠品書店難以和百貨公司競租,台北二手書店也愈來愈重視坪效和庫存,地租相對可親的中南部鄉鎮或地方社區,更有機會開設空間大氣的舊冊店,作為返鄉青年或島內移居的據點,一圓開書店的文青夢,也能活絡文化財。

(作者為府城舊冊店說書人、台灣樹人會理事長)

何不捐給國家圖書館

◎ 劉韋廷

日前六位學者投書〈搶救日漸消失的文化財〉,反映資深人文學者在過世後,面臨藏書無處可放的困境,筆者深有同感,也有相關建議。由於國內長期重理工、輕人文的風氣,對於圖書建置不像理工實驗室的大量挹助。人文學者經常自掏腰包購書,特別是海內孤本或絕版書,在研究方面產生莫大幫助。圖書館往往礙於經費考量不買高價書,再加上空間設備不足,試問,有多少圖書館具備恆溫恆濕條件,在人力短缺情況下,圖書館大多婉拒讀者捐贈,以免無法負荷。

捐書是一門學問,需要雙方面都要有意願,捐贈者製作清單交付館方,汰除重複館藏,再考量其學術價值,最後才會收藏。這當中耗費人力、時間的成本,讓捐贈者美意大打折扣。近年來,國家圖書館在新營設立南部分館,徵集各界的珍貴藏書,參見《國家圖書館受贈圖書資料處理要點》即可知曉範圍之廣。筆者熟識的新加坡學者陳英傑教授在日前捐贈七千餘本藏書予國圖,網路皆有報導,提供想捐書的專家學者參考,捐給國圖,是個好主意,一舉數得。

傳統人文學受到全球化浪潮,進入數位時代,電子書大行其道,越來越多出版商轉向數位行銷。人文學者亦在思考傳統圖書該往何處,數位人文學是一門新學科,透過建立大型數據庫方便學者研究,與社會大眾分享更多知識。因此,筆者建議人文學者在處理藏書,除了考慮捐贈專業圖書館,或許也可考量與數位人文學連結,讓珍貴藏書以更多元的面貌,在藏者逝去後,繼續它的新生命。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