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Omicron,下一波?

◎ 許英昌

去年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來自南非發現的一新種COVID-19病毒突變株命名為Omicron,加上先前Alpha(英國株)、Beta(南非株)、Gamma(巴西株)及Delta(印度株),全球已有五大類相關病毒株,而目前科學界最關切的莫過於Omicron,原始Omicron株稱B.1.1.529,接著演化成BA.1、BA.2.12.1、BA.3和最新的BA.4及BA.5等子變體,而台灣現今正受Omicron BA.2所困擾。

我們對Omicron的突變知多少?第一,Alpha株棘狀蛋白上有九個突變,位於和宿主細胞表面接受體結合的部位(RBD)上,其中N501Y突變,使棘狀蛋白和接受體的結合力增加,感染率比原始株增加五十%;Beta株RBD上有十個突變,其中E484K突變使人類抗體難以附著阻止病毒入侵。Gamma株則有十二個突變,Delta株則含十三個突變,能使病毒逃避免疫系統攻擊及削減人體對病毒的反應。相較於四種突變株,Omicron則有五十三個突變,卅個發生在棘狀蛋白上,其中十三個罕見突變,分布在三個區域。使Omicron比其他四種突變株,更易緊密和目標細胞融合,避開針對該區抗體的攻擊,其他突變還包括能增加感染率的D614G及N501Y及能逃避抗體攻擊的E474K及K417N等。

第二、Omicron並非從先前關切的病毒株中演化而來,科學家推測,Omicron可能在缺乏監測及定序的社群中已流傳一陣子,同時病毒在慢性感染或免疫系統不全者體內生長,擁有較長時間及較多機會產生突變。此外,可能在非人類物種中生長突變,再傳回人類身上。

第三、Omicron傳染速度快嗎?在美國Omicron疫情,今年一月由BA.1主導,三月則由BA.2取代,四月下旬則由BA.2.12.1主導,佔受感染者的廿九%。目前BA.4及BA.5兩種子變體,雖僅佔美國新病例的一成三,預估一個月內可能會超過目前主導的BA.2及BA.2.12.1。

第四、目前疫苗能有效控制Omicron 疫情嗎?已知疫苗能經由刺激體內B細胞產生抗體及細胞型免疫以消滅受病毒感染細胞,能提供保護以避免重症,在南非已有數例打過兩劑或已感染過者,再度感染Omicron的病例。本月八日莫德納也發佈新加強劑,乃結合原始疫苗與針對Omicron的疫苗,產生中和抗體是現有疫苗的一‧七五倍,至於此加強劑能否對抗BA.4和BA.5仍屬未知。

總之,病毒藉由不斷突變以求生存,全球又將面對一波波新挑戰。台灣目前正為BA.2所苦,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雖能減緩重症,但能否對抗下一波疫情卻屬未知。病毒詭譎多變,下一波又是那一株呢?面對連串挑戰,我們該如何善用現有智慧、資源與策略,強調與「病毒共存」的可行性以安撫百姓呢?建議還是快打疫苗及戴上口罩。

(作者是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現任中正大學生科系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