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應加強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

中國、俄羅斯等威權國家對世界威脅擴大,台灣則加強與民主國家互動。蔡英文總統週二接見斯洛伐克國會議員訪問團說,台灣和斯洛伐克能與理念相近的國家,一起加強合作,打造具有韌性的民主陣線,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斯洛伐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歐舒斯基在訪台記者會舉英法二戰前和希特勒妥協,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歷史,呼籲歐洲各國覺醒,捍衛岌岌可危的民主國家,包括和台灣站在一起。從雙方發言看到,我們與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的距離雖遠,但對民主危機均感同身受,並緊密拉近彼此關係。

中東歐地區在二十世紀冷戰時期屬蘇聯的勢力範圍,大多為社會主義國家。九○年代前後非共化浪潮下,脫離共黨統治,轉型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不同於西歐老牌民主國家,中東歐的人民曾為反共抗暴前仆後繼,對威權危害記憶猶在。所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東歐國家反應最強烈,並投入援烏行列。反觀德國、法國等歐盟大國,挺烏力道瞻前顧後,分析家認為一場烏俄戰爭,已使歐洲國家,隱然浮現新舊之別。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同仇敵愾,政界人士也把結盟對象投向印太,對於同樣面臨威權惡鄰的台灣,給予支持,加強往來。

歐洲智庫「全球安全」近期公布年度政治趨勢報告,透過民調分析中東歐國家社會在烏俄戰爭下的態度轉變。民調於三月下旬訪問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等九國人民,每國一千名受訪者。其中新增「台灣地位」調查,結果顯示,四十一%中東歐受訪者將台灣視為「獨立國家」;廿一%認為是「爭議國家」;十三%認為是「中國一部分」;廿五%回答「不知道」。多數中東歐國家受訪民眾對於台灣不屬中國,有正確的認識,加上受過威權統治,對追求民主有更強烈意願,這正是我們拓展交往空間的有利因素。

個別國家中,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最高比率的是捷克五十九%,次為愛沙尼亞四十九%、立陶宛四十六%、斯洛伐克四十二%、拉脫維亞卅八%、波蘭卅七%、匈牙利卅五%,最低比率是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皆為卅一%。從調查也看到清楚走勢,視台灣為獨立國家的比例愈高,與我們的互動也較多。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前年無懼中共壓力率團訪台,立陶宛政府在北京經濟報復下仍堅定支持我方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捷克與立陶宛並於今年世界衛生大會上首度發聲挺台。這次斯洛伐克國會議員團訪台,見證兩國簽署「民事暨商事司法合作協議」。此為台灣與歐盟國家第一個民商事司法合作協議,成為台斯交往的里程碑。

台灣的對外關係除了邦交國,與理念相近國家結盟,也是我們的外交主軸。美中競爭、武漢肺炎、烏俄戰爭,改寫了國際政治格局,尤其,俄羅斯對西邊的烏克蘭用兵,中國欲東出太平洋而極盡挑釁台海、東海等海空域,政治板塊受到擠壓撞擊,更促東西兩邊的民主國家站在同一陣線。包括日本與北約加強軍事合作,就是在此脈絡下推行。而台灣要加強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也須投入更多的準備。這次斯洛伐克國會議員訪團晉見蔡總統時,在場口譯人員為斯洛伐克駐台代表的夫人,即反映我方在相關語言人才的欠缺。

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外交資源的配置,勢必得與時俱進。例如蔡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受制中國的滲透影響,「以人為本」成效並不明顯,先前還傳出美國推動「印太經濟架構」時,若干受邀國考量北京因素,反過來阻礙台灣的參與。相較中東歐國家政要接續來訪,新南向國家到訪情形則有限。這說明我們與相關國家的交往,無法一廂情願。新南向固然重要,但宜有目標設定與優先選項,而非試圖涵蓋更多國家。新南向著重人才培育、經貿、觀光、文化等交流,部分資源若轉其他地區,正向回饋或許更大,也更符合總統所說「打造具有韌性的民主陣線」。同樣的,我們對其他國家的經營,也應適時檢討與調整,以發揮更大外交戰力,因應包括中東歐國家等預期可較快發展關係的需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