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請不要炒作死亡病例

◎ 謝安民

疫情之下,一定會有死亡病例,全球各地皆然。這是人類對新冠病毒的了解及治療染病人的能力還相當有限所致,並非是社會中有人冷血或忽略防疫造成的。

每個死亡的病例,都代表今日醫學仍要曲膝於病毒之前的遺憾。每個病人的離去,都是與病毒奮戰,飽受折磨之後,不捨的道別。每個病人嚥下最後一口氣時,都可聽到醫護人員最深沈的嘆息。病情下的每一個死亡是如此沈重,為什麼還有人拿來做政治炒作的火種?

歐美的新聞界和政治人物都有個共識,在悲劇(尤其是有人死亡的悲劇)發生時,不會馬上跳出來指控別人要為悲劇負責。他們認為要留給受害人家屬一些私人空間,也好讓他們有時間消解悲劇所帶來的創傷和衝擊。他們的同理心和同情心,使他們不希望在家屬的傷口未癒合之前,又在上面灑鹽。

相反的,台灣的政客,在看到死亡病例的第一時間就是開始用各種情緒化的字眼,來為自己博聲量、謀政治利益。去年那一波疫情,就有立委舉著牌子,在神聖的國會議壇,以死亡人數做為政治訴求。最近幼兒的腦炎和死亡,也立刻有政客拿著牌子在路上做秀。是真的要為死者伸張正義或敦促防疫?還是為自己打廣告?

曾經競選總統的韓先生,指責別人量化生命之重,還罵人不配做人。然而,把十例左右的事,說成「許多人」就不是量化?依我看來,這不只是量化,而且是故意的扭曲的量化,來求取政治得分,絲毫不顧可能引起的社會恐慌。

近三年來新冠疫情肆虐,病毒始於武漢迅速傳遍全球,把人類打得手忙腳亂。本來很少侵犯年青人或幼兒,最近突然爆發幼兒的猛爆性腦炎,又再把我們打得人心惶惶。可見新冠病毒的刁鑽。檢討改進防疫,是時時要做的功課,但是疫情控制得很好時,是因為身為島國防疫較易,而且人民多合作聽話,疾管署和政府一點功勞也沒有;一旦大風一吹,草木亂飛,過錯都是行政院長的冷血和疾管署工作不力。這種論調非常不公平。

幼兒生命的喪失是最讓人悲痛和不捨的事,但請不要為了政治利益而見獵心喜,馬上跳出來咬人,這是最要不得的!

(作者為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