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雙語國家的核心:雙語政府與民主同盟

◎ 劉兆隆

蔡英文總統提出在二○三○年達到雙語國家的目標,距離目標達成日期已不到八年。政策推動過程中投入大量的資源在各級學校雙語教育,但也引起台派的憂慮與反彈,認為會排擠到本土語的資源。顯然雙方對於雙語國家的概念與認知,是在沒有交集的兩條平行線上,甚且是站在對立面。

首先要釐清的是,除了歐盟國家(如比利時、奧地利),在其他洲的國家並無所謂「完全雙語國家」。我們所熟知的香港與新加坡,事實上就是母語加上菁英階層使用的流利英語。而這兩地的大學錄取率大約是百分之二十左右,正好與台灣的頂尖大學錄取的人數相去不遠。這兩地一般的普羅大眾,生活上還是使用母語與簡單的生活英語,與台灣的現狀並無二致。

其次,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所謂雙語就是母語加上英語。而母語包括國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越南語等,視你的原生族群而定。而英語的概念則是應該界定為「第二官方語言」,因此母語教育仍是雙語國家最重要的一環。如果「第二官方語言」是雙語政策的核心概念,則「雙語政府」就應該是這個政策的具體落實。

簡單的說,政府如果想要讓雙語政策短期見效,應該將有限資源集中在政府重要法令與政策的英譯,與近萬名具有碩、博士學位的簡任級高階公務員的英語能力提升。目前近卅七萬名文官中,有近三分之二是畢業自頂大,因此現行政府推動的EMI課程集中在頂大,政策上並無杆格。現在要做的,是如何把公務員的考試與陞遷制度設計中,結合相關英語指標,使這些多半來自頂大的青年公務員,在公職生涯不斷的精進英語程度。目前考試院的初步具體作法是「提高普通科目英文占比」及「增列通過英語檢定為應考資格條件」,升遷制度上仍然是空白。

見諸於最近的國際局勢,我們過去所強調雙語國家的政策,往往僅限於提升國家競爭力,事實上雙語國家政策有台灣的戰略與安全目標,就是與英、美這些國家形成民主同盟。如果我們與民主同盟國家不能達到彼此政府資訊透明,指、參軍官協同演習與作戰,或是高階公務員與英美各國官員直接談判對話爭取國家權益,這樣的雙語政策顯然就是失了焦,更無助於我國與國際接軌。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