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食農教育法」到「淨零排放」

◎ 郭華仁

五月四日總統公布了《食農教育法》,這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其施行攸關淨零排放、永續發展目標等現今國際倡議。

國發會的《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納入「低碳健康的飲食需求鼓勵更多農民採行再生型的農法」。同時期,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出版的報告也建議推動生態農法。

這都呼應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由目前盛行的工業化農法與全球化糧食運銷模式,轉型到生態有機農法、小農、與地產地消的在地食農系統」。

食農系統的轉型有其必要,因為土壤劣化、環境汙染、生態崩解、健康受損等慣行體系的後遺症早已顯現,極端氣候的威脅更迫在眉睫。反之,生態、再生有機農法不但有助減排,能夠蓄碳,還可以恢復土壤健康,提高農業對氣候的韌性,這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當契合。

然而不論國際平均或我國,有機驗證面積都還不到二%,轉型速度實難以在二零五零年之前來得及貢獻於淨零排放。其癥結在於慣行系統的盤根錯節,讓大家只能率由舊章,就算有所革新,也只像在如來佛的掌心翻滾,無法作全盤的「典範轉移」。

原因是多年來切割式的思考模式,強調便利速效的農藥化肥,卻忽略其對健康與農地的傷害;單以市場價格衡量農業的多元價值,導致小農難以為繼,農村逐漸蕭條。慣行農業隱匿龐大社會成本,加上超市的興起,讓講求價廉食品的消費者難以割捨。短期選舉制度則驅使政策偏重照顧既有系統,農業預算編列的指標未能納入整體環境、健康與福祉等重要項目。

食農系統的轉型需要政府與民間合作克服難關,在教育、研究體系將生態農業、糧食整體觀主流化;建立永續食農系統的新指標,把預算轉移到生態再生有機農業;除了擴大支持公共採購外,也要致力於短程供應鏈與新型態零售的基礎建設,來促進生產端與消費地的聯繫。再者採納歐盟碳關稅的「真實成本會計」精神,將農產品外部成本內部化,縮短慣行與有機產品的價差。

因此《食農教育法》要把「食農系統轉型」作為重心,產官學與消費者都進行學習,透過全民對話以凝聚共識,全面性的轉型才會完功,淨零目標也才可能達成。

(作者為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