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談談國民黨的家務事

國民黨中常會昨天提名蔣萬安、許淑華、謝國樑參選北、投、基,符合黨內一般預期。但上週徵召張善政「微笑桃園」,卻立即引爆內亂。平心而論,朱立倫這個口袋人選,不無選舉策略的創意。照理說,該緊張的應是民進黨。但,傻眼的卻是國民黨。空降部隊到了,在地的、台北來的全部跳腳。二○一五,總統提名後三個月被廢止,搞得洪秀柱灰頭土臉。二○二二,馬英九的末代行政院長,韓國瑜的搭檔副手,現在顯然要先過自己人這一關。

一週來,朱立倫、黃健庭、張善政頻頻向邱奕勝、呂玉玲、羅智強道歉賠不是,結論仍是全力支持張善政。而道歉對象的氣,好像一時難消,甚至另有盤算。貴為國民黨主席,在曾經執政的故鄉(二○○一—二○○九),竟然遭到無情的洗臉,想必五味雜陳。中國國民黨,二十多年來偶有雜音,建議改名台灣國民黨。結果,當然沒有結果。然而,縱使沒改名換姓,仍未能免除民主洗禮,威權文化其實發生了變化,只是該黨上層缺乏知覺。一仍舊慣上令下行,就像這次內亂所揭示的,未必風行草偃。

威權強人,要有憑藉,不是當上主席,必然擁有光環。權威人格、領袖魅力、政權、黨產、情治、司法,有本事可以籠絡、酬庸乖乖牌,也有手段可以恫嚇、懲罰反派人物。兩蔣恩威並濟,威權強人所向無敵。李登輝的前期,延續了不完整的威權光環,推動民主化、本土化,漸而建立某種民主威權,到了一九九六直選總統,反而是威權由盛而衰的轉折。二○○○,宋楚瑜挑戰欽定接班人連戰,第一次終結了威權。二○○八,馬英九班師回朝,威權作風故態復萌。然而,這位黨國之子,缺乏領袖魅力,權力運作遠遠不及李登輝老謀深算。二○一三,黨主席亂鬥同黨國會議長遭反將一軍,還連帶助長了太陽花學運,預先為八年執政失敗寫下句點,堪稱第二次終結威權。二○一六再度在野,轉型正義、黨產歸零,威權結構的支柱傾倒更多。這個黨的上層結構已經鬆解了,但是黨國權貴心態未改,腦部與肢體早晚會起衝突。

二○一八,韓流竄起,民粹狂潮席捲台灣,小英號差點翻船,國民黨同遭劇烈震盪。威權文化由上而下,受到由下而上的逆襲。二○二○,藍營多組上層人馬,為總統夢費盡心思,最後卻不敵韓流。先前二○一六,朱立倫換柱,已與深藍結下梁子。深藍韓粉合流,兩岸威權的死忠支持者,更成為疏離黨國權貴的變數。再加上,地方的實力派,反因黨中央必須爭取以壯聲勢而炙手可熱,黨主席的政治高度遂進一步弱化。方舟計畫,道盡此一窘境。至於最大諸侯侯友宜,與黨若即若離,卻擁有高民意支持度,四大公投案全軍覆沒,深藍痛批他藍皮綠骨,要求「揮淚斬馬謖」。諷刺的是 ,現在的黨中央,連傅崐萁都當成寶了,哪禁得起切割侯友宜?

李登輝的寧靜革命,推動台灣民主化、本土化,有一個未竟之業,就是國民黨的民主化、本土化。二○○○之後,民主先生被掃地出門,國民黨的威權文化回魂,把自己推入台灣民主深化中的沼澤。黨內民主,當然是開大門走大路,但志在壟斷兩岸代理權的黨國權貴顯然無心於此。退而求其次,或許是類似民進黨的派系共治,共主要關照、調和不同的現實利益、意識形態,對外又要迎合主流民意,擔當開拓選票的領頭羊。不過,從後蔣時代的主流、非主流纏鬥至今,原本應屬國民黨內部派系的勢力,一一游離成為新黨、親民黨、統促黨、戰鬥藍、韓流,而今又多一個民眾黨想分一杯羹。黨內失去權力制衡,泛藍周邊勢力,又拚命捍衛意識形態的純潔性。而不脫威權慣性的黨中央,則必須承擔選舉勝敗責任,每遇重挫便淪為箭靶。

韓國瑜、侯友宜現象,一再提醒國民黨,體質、結構與決策模式,都到了非改不行的時候了。這個層面不處理好,更致命的路線問題,便不停地磨損這個黨。這場「由道歉開始的市長選舉」,因此非常值得該黨想想︰基於什麼結構差異,小英加入民進黨,能為該黨注入活力,而張善政加入國民黨,卻難逃威權的染缸?為什麼貼近主流民意,侯友宜在黨內彷彿局外人?上層、地方看到的、期待的,是不是兩個不一樣的國民黨?過去的內爭幾乎在中央,現在地方的雜音越來越多,團結二字就可以當強力膠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