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513大停電周年 談電網韌性

◎ 盧展南

今天是五一三全台大停電一周年,經濟部早在今年三○三大停電之後,提出「強化電網千億預算計畫」,包括區域電源直供科學園區、加速綠能併網、電網強固、樞紐變電所分群、解決供電瓶頸、變電所屋內化。其中不少是已進行很久的工作。

每次大停電後,政府都說要投資多少億加強電網韌性。從二○一一年智慧電網總體規劃估計要花一三九九億,二○一八年配電強韌計畫一六二‧五億,到最近將投入千億。有投資對解決問題就有助益,期待台電能於這計畫把電網關鍵基礎建設做好做滿。

造成電網停電事故的原因包括,影響大機率低,無法輕易預測強度、位置、持續時間(颱風、地震、水災等)的天然災害;及影響小機率高之發電機組或輸電線路故障的問題。電網韌性包括基礎電力設施韌性與運轉韌性,是避免事故發生並從事故中恢復的能力。以運轉結果為依據的電網韌性指標包括:電力中斷的範圍及影響的戶數,對通訊、供水和醫療服務的支持喪失,以及復原的時間。

檢視近幾年大停電的根源,其實都不是電源或輸電線路建置容量不足的問題,是人員疏忽、電網架構及系統設備保護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電網韌性全面強化工作可包括:電網強化與自適應、即時反應、電網現代化和可永續性。

電網運轉韌性是在不斷變化的條件下,利用智慧電網技術所彙集的當下電網狀態,準備、適應以及抵禦事故,並從擾動中快速恢復的能力,經由智慧調度,來降低停電戶數與時間。在多元複雜的系統中,需要強化的是電網運轉韌性,這有賴電網規劃及運轉人員專業能力的養成,而非只是硬體的投資。

因應各類事故造成的停電,電力公司宜訂定發、輸、配電系統個別區域的運轉韌性量化指標,做為部署最有效投資及外界檢視的參考。以實際發、輸、配電運轉結果為依據的年度電網運轉韌性量化指標,可呈現各項軟硬體投資的效益。

除電力關鍵基礎設施投資外,工作文化、人員訓練、整體供電風險評估及智慧電網技術功能的落實精進,才能期待現在的投資,真的會顯現在未來的供電可靠度上。呼籲政府應成立專業的電網可靠及韌性監督機制,來管理電網的安全、設計及市場運作,建立具有高度韌性及靈活性的電網。

(作者為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