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請幫忙寫《給阿媽的一封信》

◎ 張簡曉芸

雖然白色恐怖和轉型正義的主題並不討好,旅法導演陳慧齡還是勇敢地迎向它。如同在《給阿媽的一封信》紀錄片頭,於陰霾的天空下迎著諾曼第沙灘的海風;或是回到已然傾頹的老家,直視那堵連阿媽模糊的面容也浮現不出的舊磚牆....

為了拍這部片,導演用心地從不同的管道徵求到八位從事藝術創作,祖輩曾生活於白色恐怖時期的年輕人,跟拍他們訪談長輩,探尋有些是視為禁忌,或是令人感傷而塵封的家族故事。為何鄒族鄉長高一生的子孫說台灣人像蝙蝠?為何曾於緬甸打游擊戰,後來撤守台灣的老兵會希望當緬甸人?為何有爺爺會懷念當時赴中國打仗曾駐守的瀋陽?為何會說原、日、客、閩、中文的原住民公主希望自己是客家人,而她的會創作客家歌曲的孫女又認同自己是原住民?又為何在行刑前幾小時內寫了數封家書的牙醫師,會叮囑家人勿將他的遺體領回?

可能歷經三十八年的戒嚴,政治的肅殺氣氛讓老一輩總是三令五申「囡仔有耳無嘴」而集體習於噤聲。但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遠古以來,不都是藉著口述故事、傳家手藝,最能一代一代地融入又新生而延續嗎?

目前台灣已有兩百多位老師,受到此片的感動和啟發,在各級學校跨領域研發美術課程。藉由影片的觸發,引導學生回家訪談自己的阿公阿嬤,再把珍貴的家族故事,以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有些學校之後辦了成果展,邀請學生家長和阿公阿嬤來參觀,透過孫子用心完成的作品和解說,常常感動彼此,流下歡欣的淚水。

我覺得《給阿媽的一封信》是個楔子,透過只有寵愛、沒有壓力的祖孫之情,更能溫柔地打開祖父母的心門與記憶之窗,使家族、社區甚而國族的故事,能綴串起來,成為一條美麗的珠鍊,不致散落遺忘。

到四月底之前,導演和團隊正在挖貝平台進行群眾募資,想讓這部即將於五月二十日上映的片子,日後能到學校和社區進行公益放映,感動更多的學生和鄉民一起來為「島嶼的集體記憶」拼圖得更完整。雖然已經很努力的讓集資過半,但距離達標還有很大的缺口。

唯有實際的行動才能帶來深刻的記憶與感動。誠摯地邀請您捐款支持,走入戲院,讓凝聚台灣情感的好事繼續發生。

(作者為小兒科醫師,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