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淨零排放 從淨零生活開始

◎ 黃育徵

台灣身為世界公民,面對「二○五○淨零排放」的全球目標,全國人民需要體認到,落實淨零排放是危機也是轉機,更是我們共同的世代責任!

即使產業已經開始採用綠能,但在大量製造、大量販售的線性經濟模式下,端賴再生能源要達成淨零是不可能的任務,尤其是地狹人稠土地有限的台灣。追根究柢,溫室氣體的排放源自滿足我們日常生活需求所使用的服務或產品。邁向淨零,需要每一個人從生活型態的選擇改變起,避免浪費、支持更低碳的生活方式。然後積極主動地督促、鼓勵民間業者和公部門的決策者。讓低碳生活型態帶動產業活動和政策規劃的改變,創造更多減碳機會。

這就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強調的,氣候變遷因應策略需要綜合地考量「民生需求端」、「產業供給端」和「自然基礎」這三大減碳方案,以及強化這三者之間的連動性。近期國際研究評估,需求端方案能創造四十%至八十%不等的減碳貢獻,值得我們好好探討。

從人口結構變化、科技發展、資通訊普及等大趨勢來推估,二○五○年台灣社會的生活型態勢必和現在大大地不同,這之中就有許多從食衣住行來發掘「淨零生活」的機會。

以「食」來說,全球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若能減少浪費,就能避免全球八%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台灣,從農地到餐桌一年也有近四百萬噸的食物被浪費。台灣農地有限,用更謹慎的採買習慣、零浪費的餐飲服務、更高效的產銷配送,才能珍惜農友辛苦種養出來的農產品。第二,多從植物性來源攝取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相較動物性來源平均可減少四十%的碳排。國人每年的肉類供給量已超過八十公斤,比日韓高出許多。更均衡地攝取營養,除了減少癌症、心血管等疾病風險,也能減少環境負擔。

飲食和健康、環境之間的關聯性密不可分。低碳飲食的需求會帶動農食供給端的改變,能夠鼓勵更多農民採行再生型的農法,增加土壤微生物和碳等有機質,恢復土地的碳含量,讓土壤更肥沃、農食品更營養。因此,消費者、產業、政府的共同參與,缺一不可。

淨零排放關乎全民生活和產業永續發展,在國家策畫淨零路徑的時刻,也正是最好的時機來集結社會共識,特別是關鍵的年輕世代,一起探討「淨零生活」的可能性,共同做出承諾與行動!

(作者為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