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烏克蘭的「不祥之兆」

二十一日普廷下令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分離共和國是獨立實體,俄軍並進入烏東從事「維和行動」。(美聯社)

馬克宏宣布拜登與普廷可望舉行峰會,西方樂觀期待「拜普會」之際,二十一日普廷便下令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分離共和國是獨立實體,俄軍並進入烏東從事「維和行動」。普廷稱:現代烏克蘭完全是由俄羅斯、由布爾什維克共產主義俄羅斯創造的。美、英、歐盟、北約紛紛表示,將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措施。普廷之迅雷不及掩耳,強森說是如同「不祥之兆」,只是不知道警醒西方領袖了沒有?

去年,阿富汗倉促撤軍,拜登受到國內外質疑。最近,烏克蘭危機,華府增派美軍前往東歐,但白宮強調:美軍不會進入烏克蘭,不會在烏克蘭作戰。北約主要國家,亦然。這樣的危機處理,普廷似乎有他自己的解讀方式。川普任內的國務卿龐皮歐,將在三月初訪問台灣。此事不禁令人聯想,如果現在是川普面對烏克蘭危機,會是什麼劇本?跟二○一四克里米亞危機時的歐巴馬,以及當下的拜登(當年歐巴馬的副手),會有什麼不同選擇?

阿富汗、烏克蘭,都是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但在關鍵時刻,西方的承諾,也令人捉摸不定。當然,身為主權國家,自我防衛乃第一要義,不能把國家安全承包給他國。儘管如此,如果連基本的國際規則都無法期待,面臨侵略的國家何以自處?比起阿富汗、烏克蘭,台灣在國際上連主權國家地位都未獲承認。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對台灣宣稱所有權、武力恫嚇、經濟脅迫,國際社會大多冷眼旁觀。華府也許認為,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軍事合作,已經形成金鐘罩。問題是,首當其衝的二三○○萬人,並不認為這種安全感是理所當然的。

近年,習近平的中國夢,刺激西方調整中國政策。不過,西方還是脫離不了北京的一中緊箍咒,在加緊與台灣關係的同時強調非官方關係。這就使得,北京視野中的台灣,比較像是未回歸的香港,所以它有權做它想做的事。本月上旬,美國駐宏都拉斯大使提名人杜古,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若提名獲准,她將清楚讓宏都拉斯知道台宏關係重要性。致力維護台宏關係,華府可謂用心良苦。但這也令人想起,川普簽署「二○一九年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國。然而,美國本身卻不想與台灣建交,連「台灣代表處」都舉棋不定。這種外交操作,其實有點矛盾。

西方的一中政策調整,重點是台海的和平與穩定,迄未突破北京的框架,北京反應之誇大其詞,意在杜絕骨牌效應。比起過去,西方進步不少,包括互設代表處。只不過,這種技術性的改變,無法制止北京垂涎台灣。最諷刺者,台灣有效控制新冠疫情,西方支持我國參與世衛的聲量大增,而中國具有實質影響力的世衛,千方百計拒絕台灣。其中,有一道目前尚未跨越的鴻溝,便是西方也許暗示「台灣不屬於中國」,但也並未明示「台灣是個主權國家」。中間的落差,就是北京的操作空間。「和平統一」話術,已被機艦擾台戳破,歐美難道還要靜觀其變?

作為主權國家的烏克蘭,面臨俄羅斯之鯨吞蠶食,西方且熱中於外交斡旋,揚言經濟制裁,疏於軍事應變準備。這對習近平,會是怎樣的啟示錄?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目前美國為主的西方,依舊維持莫測高深的模糊策略,拜登政府還言必稱協助台灣自衛。這樣的話語與行動,會澆息軍事冒進主義,還是慫恿鋌而走險?烏克蘭總統澤淪斯基曾言:「在轟炸發生後,在我們國家被砲轟或失去邊界後,甚至在我們經濟崩潰後,我們就不需要那些制裁了,我們為何還需要?」不少人強調:不要把烏克蘭局勢與台灣的安全相提並論。但同樣可以問的是:如果他動手,我們就制裁,或,我們先制裁,防止他動手。兩種思維與行動,哪一種可能見效?

戰爭不是最佳選擇,但好戰必亡、忘戰必危。二戰的張伯倫,寄希望於外交綏靖希特勒,卻對不可避免的戰爭消極以對,遂造成人類歷史的大災難。今天,普廷也許不是希特勒,而烏克蘭事態卻令人警覺,當下的張伯倫不止一人。歷史常上演同一齣戲,只是換了不同的演員。烏克蘭事態,不論發展、結局如何,最恐怖的狂想曲莫過於,一旦那麼多的張伯倫,果真遇上第二次希特勒浩劫,人類又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