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評斷蔣經國

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上週六開幕,蔡英文總統出席並講話。她肯定蔣經國的反共立場,強調堅定保衛台灣,是當前國人面對中國脅迫的最大共識。蔣經國是台灣威權時代的代表人物,雖去世三十四年,這一場合仍朝野政黨領袖群聚,也引發各方諸多討論。

蔡英文的講話,從現今情勢切入,側重蔣經國的反共保台立場,避開對蔣經國的整體評價,「每位總統的歷史地位都應該由人民決定」。這一講話,招致不同反應。有人認為這展現總統高度,期盼社會和解團結;不滿意者直指避重就輕,未誠實面對蔣經國專制與迫害人權的事實,甚至為獨裁者「站台」,形同背書;還有人認定這只是以突出他的反共來鬥爭中國國民黨。

論蔣經國功過,反共保台無疑是一大重點。他說出「我也是台灣人」,拒絕共產中國招降,接受本土新政黨成立。面對內外交迫的情勢,他選擇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宣布蔣家後代不世襲,且經由民主改革而使中華民國台灣化,以與共產中國保持不相隸屬的局面。

事實上,根據解密的檔案,蔣經國一九七三年六月告訴美國大使馬康衛,「中華民國現在不會,也永遠不會與中共進行任何談判、會談、接觸。這項拒絕是明確、絕對和最終的決定。中華民國政府在任何狀況下都不會威脅中共。」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也曾向同年五月來訪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當面表明。蔣經國的立場清楚而堅定,「任何與中共的會談,只是被併吞的前奏」,會引起國內情勢混亂和政府垮台,是自殺的行為。

蔣經國態度堅決,後來在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國建交時,再以總統和黨主席身分宣示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或「三不政策」,黨政一體遵行。相較於蔣經國的反共保台,上週六出席以他為名紀念場合的國民黨人,有的與共產黨合謀「聯共制台」,有的與共產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妄想和平,其用心與見識,相差誠不可以道里計。

這正是這般人等和國民黨現今最大的問題。他們「經國先生如何如何」常掛嘴邊,所作所為卻總與他反共保台的高瞻遠矚背道而馳,把台灣人民當做不辨是非善惡的戇百姓。離譜的是,近年儘管中國多方脅迫台灣,許多藍營人士至今執迷不悟,他們親中反美仇日,企圖把台灣推向共產中國,與人民站對立面,全然悖離蔣經國路線。

另一方面,蔣經國從蔣介石時代起,長年處於獨裁者「一人之下」的地位,從「太子」到「二世」,也留下諸多暗黑紀錄。誠然,他有勤政親民的形象與作風,在經濟建設、因應外在變局、政治改革、本土化,乃至於晚年解除戒嚴、開放政黨、廢除報禁,有諸多值得肯定之處。不過,必須強調,蔣經國的「開明專制」,固有其個人特色,其實主要仍出自內外情勢所迫。

從時勢看,一九七○年代起,台灣對外遭遇重大挫折,美國尼克森的中國政策轉向,在聯合國席次不保,日本等主要國家斷交,內部也有黨外人士風起雲湧的民主運動,黨國體制的蔣家政權統治的合法性遭到嚴厲挑戰。蔣經國一九七○年訪美在紐約遇刺,七二年擔任行政院長、七八年出任總統,但他的民主化及本土化作為,直到一九八○年代中晚期才實行。其間,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義雄家人血案、陳文成命案、江南案,蔣經國政府所展現的鐵腕作風,仍「以維繫自身執政地位為第一要務」。

這就突出蔣經國晚年的民主化與本土化,是形勢所逼的結果;特別是來自人民當家做主要求,與美國的壓力。戰後以威權手法,厲行少數統治的蔣家政權,被迫以本土化轉向多數人民靠攏;以「自由中國」自稱的中華民國,須以民主化提升統治的正當性。台灣人民在其間,前仆後繼,流血流汗,居功厥偉;特別是海外台灣僑民,積極遊說以美國為主的國會,對台灣政府施壓,功不可沒。

從而,蔣經國晚年開啟了本土化與民主化之路,是他對台灣的貢獻。然而,在五○及六○年代的肅殺時期,主控特務的蔣經國,無疑是製造白色恐怖的首腦人物。美麗島案辯護律師蘇貞昌說得好,「人民不會因為獨裁者晚年的慈眉善目就忘記當時的血腥鎮壓。」如今,蔣經國帶領走出的外來政權體制,尚未因民主到來而終結;轉型正義也還待完成,猶常遭到逆流反撲。和解須建立在歷史真相的公開,團結要承認過去的錯誤或罪過。評斷蔣經國,吾人須有此體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