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落實需量反應 是穩定供電的有效解方

◎ 張簡樂仁

近年來,由於溫室效應引發的極端氣候,已經在世界各地造成前所未有的乾旱、暴雨、熱浪、與冰風暴現象,再加上新冠疫情大幅轉變人們的消費習慣,各國賴以為生的電力系統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2020年美國平均每戶停電超過8小時,是5年前的1倍以上。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經產省去年在專家會議上公布冬季供電預測,在冬季極其寒冷下, 2 月用電高峰將使電力公司供電的備轉容量率大幅落在 3%左右。去年入冬時中國大陸為了控制「雙碳」減少燃煤電廠供電,影響電力系統供電穩定。由此我們觀察到,全世界都面臨極端氣候及減碳措施惡化了電力系統的供電可靠度,如何在短期內以最有效的方式紓解供電的緊張情勢,已經是各國電力公司共同面臨的嚴肅問題。

當供電方因主客觀因素的緊繃現象無法在短期內緩解,各國電力專家一致認為從需求面的調整才是釜底抽薪之計。由於電力需隨時維持供需平衡,電力公司供電上最大的壓力當然來自負載尖峰,若是尖峰用電可以有效轉移至其他時段,電力公司就有能力做最好的資源分配。如何有效調度與平衡尖峰管理,「需量反應」機制就是其中的關鍵,電力公司提供電價誘因鼓勵用戶移轉電力使用時間,進而移轉電力尖峰負載以利於電力調度,可以讓每份珍貴的電力資源獲得最有效的利用。

在全球趨勢下,台電公司推出「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其名稱上或有誤導之嫌,本質上是執行「需量反應」的做法。近來傳出,該措施將要從5月提前至3月實施,被外界解讀是缺電警鐘。實際上,執行「需量反應」需要用戶改變用電習慣,改變習慣何嘗容易? 尤其是工業用戶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產能時間帶,才能有效轉移負載。若在真正需要「需量反應」之前沒有準備與調整的時間,如何保證屆時會有好的效果?

其實,移轉用電的需量反應措施並非臺灣獨創,這早已是國際電業近年來常用的手段來維持供需穩定不可或缺的作法之一。以美國為例,電力公司PG&E在2012年8月時就曾經為了電力調度,啟動需量反應機制,4,100個工商企業用電戶削減了475MW用電來擴大供電餘裕。如今在德州、加州等地,每年都要啟動10次以上的需量反應,參與用戶早就習以為常。

根據台電公司過去的供電資料顯示,臺灣一年8,760小時之中,用電尖峰負載約占200小時,占年度總時數的2.2%,且集中在夏季。近年來因為太陽光電的快速成長,我們在冬春之際的負載尖峰已經不是在正午時段,而是在太陽下山的夜尖峰時段。過去台電公司所規劃的「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都在中午,但因為家戶用電習慣的改變及太陽光電的影響,在正午的減少用電需求已經大幅降低,反觀即將入夜的時段才是真正需要「需量反應」的重點。台電公司為此狀況所做的超前部署,看來應有需要。

電力問題人人關心,了解問題的本質其實不難,只要回歸專業,所歸納出的做法都有利於電力的供需穩定。供電及用電都是命運共同體,兩方都要有所付出才能應付外在環境對電網的衝擊。我們期待政府與民間共同協力達成電力永續,為臺灣電力管理創下供需雙贏的里程碑。

(作者為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