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的成就與威脅

肆虐兩年的疫情,是多數國家的一場災難;但對台灣而言,既是挑戰更是轉機。台灣歷經疫情的試煉,不再是被世人忽視、活在中國陰影下的蕞爾小國,而是經貿、防疫、民主多元的強國。不過,中國威脅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變本加厲,台灣將面對地緣政治的高度風險;此外,疫後全球經濟的通膨與升息衝擊,台灣經濟如何維持高度競爭力,成為未來的重大挑戰。

坦白說,台灣過去兩年能夠成為世界的模範生,乃是一連串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堆疊而成。首先,兩岸關係的疏離,讓台灣經濟不再被中國磁吸,並茁壯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環節。過去,親中派的一貫論調,將中國市場視為台灣經濟的希望所在,而所謂「兩岸和平紅利」更維繫了台灣的繁榮。易言之,「經濟牌」被當成統派與中共威脅台灣接受投降式「九二共識」的利器。然而,這兩年兩岸緊張加劇,中國不但對台軍事擾亂、禁止中國觀光客來台、禁止部分台灣農產品進口,甚至懲罰對綠營提供政治獻金的台企,各種武統時間表紛紛出籠。這在以往必然重創台灣股市、房市。然而,美中貿易戰爆發,台灣產業的價值被全球發現,不再受制於畸形的中國市場,反而得到強勁成長,展現蓬勃生機。不僅如此,台商過去大舉西進,助長中國經濟的成長,卻掏空台灣產業,拉低台灣薪資;如今台商踴躍回台投資,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更提升了薪資水平,人均所得也突破三萬美元門檻,台灣經濟正在創造二度奇蹟。

其次,中國對台灣蠻橫打壓,以為可以讓台灣屈服,任其擺佈。其中,自認最厲害的一著,是停止中國觀光客來台。中國觀光客一直被統派宣傳成救台灣經濟的仙丹,讓觀光業產生幻想,大量購置旅館、餐廳、遊覽車,對中國一面倒地依賴,形同看其臉色吃飯。實際上,兩岸人員的往來,台灣去中國的比較多,兩岸一旦中斷觀光客往來,中國受到衝擊比台灣更大。所以,中國停止觀光客來台,實際上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政治操作。殊不料,天時更站在台灣這一邊,在中共停止觀光客來台後,全球疫情在中國爆發,結果中國觀光客及交流的中斷,反而讓台灣倖免於病毒的傳播,加上台灣良好的公衛體系,成功防堵疫情的蔓延,使台灣成為防疫優等生。尤有甚者,疫情發生前一年台灣的觀光收益約四千億元,出國觀光支出卻高達八千億元。疫情中斷了國際旅遊,而台灣的國內旅遊大多時候仍可如常進行,於是發生報復性消費,很多國人將出國消費轉移到國內旅遊,刺激國內內需,促成強勁的經濟成長。

更重要的是,習近平日益強化數位獨裁體制,黨國加深對經濟、演藝圈等領域的控制,打破過去存在的灰色地帶,形成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統治羅網。在鄧小平採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初,借助資本主義的手段吸引外資,到江澤民、胡錦濤時期,政治控制雖然並未鬆綁,但只要不觸及政治禁區,企業仍有發展的灰色空間。如今習近平為了鞏固權位,一再加強國家對企業的掌控,讓原本的「國家控制+資本主義」的變種「國家資本主義」變成「黨國資本」為主體的「黨國資本主義」。並打著「國進民退」、「共同富裕」的旗幟,大力整肅電商平台、補教、遊戲、房地產、直銷等產業,變相將巨型企業與富人的財富沒入黨國之手。甚至,也開始整肅失德、劣跡藝人,以道德之名加強對影劇圈的控制。如此一來,一切產業在黨國指示的道路之外,已無生存發展餘地。中共最近更不惜以台獨金主之由,懲罰台商,企圖造成寒蟬效應,卻反而導致反效果,助長台商回台投資潮。這又強化了台灣經濟發展的力道。

疫情的亂世,造就了台灣的成就;然而,橫梗於前的考驗,仍有待台灣人民去克服。而最大的威脅乃是正處於民族主義狂潮的紅色中華帝國,完全不顧國際規範與文明價值,一再升高對台灣武力威脅。新疆、香港遭到其鎮制之後,台灣將是紅色中國勢在必得的獵物。然而,台海安危並非僅僅攸關台灣人民的福祉,更關涉到全球民主、自由市場與普世價值能否持續。蔡英文總統在元旦祝詞中提醒北京當局不要誤判情勢,更要防止內部「軍事冒進主義」的擴張;而剛沉浸在跨年晚會歡樂氛圍中的台灣人民,也不應該鬆懈,在享受小確幸之餘,仍應審慎面對來自對岸的威脅與挑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