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五月爆發的本土疫情,雖然來勢淘淘,導致人心惶惶,但在「同島一命」抗疫下,疫情迅速緩和。相對於最近歐洲疫情飆高,奧地利甚至宣布封城鎖國;台灣逐漸解封,生活恢復常態,那種「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幸福感似乎又回來了。然而,台灣的成功故事並未保證疫情之後仍能保持優勢,尤其如何與日漸熱絡的全球體系再度接軌,將是必須未雨綢繆的嚴肅課題。
誠然,台灣防疫成就舉世讚許,但是,目前全球防疫的主流思維已經轉變,由追求防範感染的「清零」目標,轉而與病毒共存,因此加強疫苗覆蓋率,以減少重症與死亡,一方面避免醫療系統崩潰,一方面讓社會經濟正常運作,擺脫疫情的陰霾。在此種思維轉化下,多數政府已坦然面對清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為了達成此一目標所付出的社會成本過於龐大,難以承擔;因此,不少國家的防疫重點改為增加疫苗覆蓋率,以促成邊境開放、重啟經濟活動、自由旅行、鬆綁社會管制等。換言之,降低病毒的破壞力,讓整體政經生態鏈恢復常態運作,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的務實策略。不可諱言的,在如此標準下,台灣的防疫成就不再被當成是效仿的對象,反而顯露出欲長期維持清零的窘狀,以及與全球接軌的落差。《彭博》十月份的「全球防疫韌性排行榜」,便以「疫苗覆蓋率」、「航班飛行力」、「接種疫苗旅客的旅行自由度」等三指標未獲大幅改善為由,將台灣在五十三個國家中評分排名為第四十七名,為倒數第七名。這清楚意味著感染人數多寡,已不再成為評估防疫的重要指標,國人必須體認這個事實,心態也要隨之改變。
《彭博》對台灣防疫韌性評價如此之低,而多數感染人數嚴重的歐洲國家卻在前十名之內,恐怕令多數國人難以苟同,衛福部長陳時中也以不合我國情予以回應,但這其實是反映兩種不同防疫思維的資源配置,以及對未來復原能力的影響,更真實反映台灣這個防疫優等生當前的困境。而台灣的困境更摻雜特定政黨、政客的非理性對抗,讓台灣的選擇更加困難。台灣困境的癥結,是新冠病毒顯然是人類面對最凶惡的病毒之一,傳播力強,變異迅速,毒性強大,已造成兩億五千多萬人感染、五百多萬人死亡。尤有甚者,全球疫情至今仍看不到盡頭,歐洲疫情最近再度創下高峰。多數國家既無力也無法追求清零,徹底消滅病毒。於是,便改採務實的抗疫作法,即加速疫苗的施打,降低病毒的傷害,發展出與病毒共存之道。不過,吾人也了解,台灣政治對立嚴重,且部分民眾擁有巨嬰心態,只要防疫稍見破口,便會讓政客藉機煽風點火,大力攻擊。日前「三加十一」幾乎釀成政治風暴,更讓政府投鼠忌器,瞻前顧後,不敢公開標榜不再追求清零,要求民眾做好防疫措施,尋求與病毒共存。
然而,台灣是貿易之島,經濟成長大抵來自與外界的經貿往來,此際某些產業,例如半導體雖因全球供應鏈缺料而受惠,但為了清零而緊閉門戶,終究也會傷害到台灣對外經貿活動,並非長遠之計。不可否認,在疫情的轉移消費下,國人在疫情前一年二○一九年出國觀光支出近六千億台幣,這些無法出國的消費,部分確實會轉移到國內旅遊、餐飲,造成報復性消費的狂潮,有益於內需產業。但台灣經濟更需要外在需求,不能只靠內需。因此,若因追求清零,實施嚴格的邊境管制,等到多數國家恢復交流,將會斷送台灣的商機。換言之,疫情期間因供應鏈斷鏈,造成台灣的經濟榮景,恐怕只是特殊時空下的異常現象;與外部世界恢復往來,才能為經濟帶來源源不斷的成長動力。
台灣防疫成就,絕不是一種美麗的錯誤,仍是吾人的驕傲。但全球防疫思維的轉變乃是一種新現實,吾人必須探索這個新思維對台灣未來的影響,從而務實改變防疫作為,以便繼續維持疫情之後台灣的競爭力。幸而,台灣的防疫優勢就在於可以迅速改正不足之處,例如疫苗覆蓋率在半年時間由幾乎無人要打,至十一月十八日止,第一劑接種覆蓋率為七十六.七一%、第二劑為四十四.六○%。目前疫苗到貨充足,第二劑接種率將會很快達到陳時中部長承諾鬆綁邊境的六成。疫苗接種率達標,將是台灣推行務實防疫政策的底氣,政府此刻應該好好規劃未來的解封之道,帶領全民在疫情過後,仍能走在幸福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