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央研究院不是中國科學院

◎ KC

中研院「自由學社」成員在院內電子報投書,建議該院的外文名稱由容易造成混淆的「Academia Sinica (拉丁文,直譯為英文是Chinese Academy)」 改成National Academy of Taiwan。消息見報後,一位院內同仁投書《聯合報》,反對改名。主要的理由是中華民國「國名未改,法統仍在」,所以中研院不可改名。這樣的言論讓人啼笑皆非。

上一次聽到「法統」這個理由,已經是三十幾年前了。當時幾百位從未改選的中央民意代表,大多拄著拐杖,有的坐著輪椅,還有人掛著點滴,高呼他們就是中華民國的法統,國會全面改選,就會山崩地裂,國家滅亡。結果國會全面改選,這些老法統逐一凋零,台灣不但沒有滅亡,民主的活力還受到國際的讚揚。現在居然還有中研院的研究人員叫喚老法統的亡魂,豈不時空錯亂!

國名未改,國立機構就不能改名嗎?最有主權象徵的莫過於一個國家的外館。請問我國駐美單位叫什麼?在剛和美國斷交時,叫「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辦事處」,辦事處後來調整為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TECRO)。駐日單位呢?叫「亞東關係協會」東京事務所(後來改成台北駐日代表處)。這些都是國民黨(而非民進黨)執政時的決定,名稱完全沒有一字提到中華民國。台灣大多數外館也是如此。我們的奧運代表團名稱,也沒有中華民國,而是Chinese Taipei。

這說明了幾點。第一,世界主要國家並不承認中華民國。第二,因此,台灣為了維持國際上獨立的存在,不管是被迫或主動,從蔣介石執政時開始,駐外單位和代表團,早就採用各種非國名名稱。第三,世界各國承認的是台灣這個政治經濟實體,所以近年來,駐外單位努力將名稱反映實情。譬如亞東關係協會於2017年改名成「台灣日本關係協會」,2019年北美協調委員會改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駐立陶宛的辦事處名稱作為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等等。

中研院調整外文名稱,就和國家的外館調整名稱是同樣的道理。畢竟台灣內部和國際上都有共識,台灣的中央研究院,並不是中國科學院。中研院的廖院長和研究同仁,也不願意被視為中國科學院的院長和研究人員。況且目前院內的討論,完全沒有要改變「中央研究院」這個本名。中研院的外文名稱,並沒有《中研院組織法》或任何院內法規的法源依據裡,視需要調整,合情合理。(作者為學術研究人員,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