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中國民企正被迫「國有化」

中國最近加強監管新經濟產業,導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崩跌。圖為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中國最近加強監管新經濟產業,導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崩跌,可謂災情慘重。中共的監管措施不僅造成其本國企業受創,更嚴重損及外國投資機構的利益;美國則制定「外國企業問責法」及嚴審中概股在美上市作為反制。習近平對經濟領域及市場的緊縮、干預,甚至以「國進民退」之名將民間企業實質公有化,使得美中之間經濟制度與遊戲規則的矛盾愈發不可調和,美中經濟的脫鉤實已大勢所趨。

中共的嚴厲監管,導致中概股市值嚴重縮水,而原本依賴市場壟斷、保護主義及國家奶水長大的世界級產業,如阿里巴巴、騰訊、美團、新東方等數據、遊戲、外送、補教平台等,一時之間由在資本市場奔騰獵食的超級巨獸,變成黨所馴服的乖乖牌。中概股幾乎全盤皆墨,表面上像是中共的自戕行為,令人難以理解。然而,從中共政權的權力與意識形態的本質加以檢視,則又發現如此作法似乎是必然的趨勢。耐人尋味的是,美國的華爾街近年來在中企的參股、上市、募資上獲得巨大利益,與中國形成利益共同體,無形中成為習近平擴張霸權的啦啦隊,對中共的惡行視而不見,更盲目看好中國經濟遠景;如今利益受到重創,終於對中國市場徹底幻滅。最典型的是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Stephen Roach)日前首度對中國經濟唱衰,坦承「二十五年來,我是一名對中國經濟的天生樂觀者,但我現在對其前途嚴重懷疑。」此番話語被視為華爾街在中國市場的懺悔文。另外,英國知名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表示,習近平正在建立「警察國家」,未來牽涉到中國的都應該抱持質疑的態度。《經濟學人》也指出,未來中國將是「更少的資本主義,更多的國家主義。」然而,中共的作法固然違反自由市場法則,卻是共產主義政權的必由之路。尤其,被看成毛澤東路線復活的習近平掌權之後,更加速了中國再度重返黨國掌控一切的專政模式,而巨型民企、大亨在這過程中將會面臨「灰飛煙滅」的命運。

中國近年經濟快速成長的轉捩點,在於鄧小平採取改革開放路線。鄧小平雖然在文革時被毛澤東打成「走資派」(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但其所謂的資本主義道路,並非西方世界指涉的自由市場,而只是借用資本主義國家以及港台華人社會的資金、技術與人才,借力使力發展中國經濟。這種路線是一種「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政治經濟學;而且,還加上了民族主義色彩。因此,掛著市場經濟之名,實際上卻採用保護主義阻絕外來的競爭,扶植本國的產業,等累積了強大的國力,便以經濟資源支撐國家向外擴張。由此觀之,中國市場雖然開了微小的窗口,民間的賺錢慾望卻讓市場百花齊放,但背後操控的勢力卻是鐵板一塊,亦即中共主宰一切。這樣的經濟模式叫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的政治社會體制叫做「社會主義的民主與法治」。

如此路線發展到極致,一切的經濟資源最後必然會以各種形式回歸到中共的掌控之下。而習近平具有高度權力慾望,儼然「毛澤東上身」,為維護個人權位悍然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自然是扮演終結「資本主義在中國試驗」的最佳人選。習近平以對外擴張為主軸,「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取代毛氏的世界革命;但在面臨外來反制時,習與毛的回應模式則同樣是「自力更生」。所謂自力更生,重點在進行意識形態的淨化,以固守共產主義的堡壘,免於受到資本主義的腐化,因而打著「國進民退」的旗幟變相沒收民間資產,並以監管為名整肅網路平台等新經濟產業,讓那些由改革開放釋放出來的民間能量重新納入黨國的控管,便是中共政權的終極目標。

鄧小平開了一小扇窗,讓經濟湧現活力,但民企一旦衝過頭,又可能由量變導致質變,對中共政權產生反噬。在此轉折點上,中共不是走上更民主更開放的路上,就是退回固守權力堡壘,更加專制獨裁。而習近平則選擇走上回頭路,對內拋棄改革開放的假面具,對外則進行戰狼外交,圖謀建立霸權。然而,一個對內對外到處樹敵的不義政權如何延續命脈?而美中經濟也已實質脫鉤,因此台灣的選擇只有一個:與民主陣營堅定站在一起,共同捍衛世界和平與普世價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