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建構「李登輝學」,深化民主、團結台灣

◎ 李安妮

去年年底,我還在整理失去至親的哀痛之際,接到時任交通部長林佳龍的邀請,希望我參與由他所發起一系列「李登輝學」活動。

聽到這樣的提案,我內心十分感動也很興奮。不過,看到佳龍想要在父親名字後面加上「學」這個字,一方面覺得他不失學者本色,展現出追求學問的熱誠;另一方面卻也不免感到相當沉重。

對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人而言,想在一個名詞或一個人名後面加上「-ology」或是「-ism」,是需要具備相當高度的智慧與十足的勇氣!畢竟,任何學門或學科的被認可,都必須在本體論、認識論,還有方法論上有著堅實的傳統與基礎,方有機會成為一門值得花時間和精力研究的學科。

為瞭解與先父相關之研究,是否真具有成為一門學科之可能,我認真參與其後每場「李登輝學」活動。過程中發現,不論是國際兩岸、經貿戰略、憲政改革、農本主義,抑或是公民參與,雖說是以李登輝為名召開,但其實都是在探討台灣要往哪裡去的重要議題。

這不僅是我們世代的共同課題,其實某種意義就是在探討「台灣學」,只是李前總統在其中,有時是主觀變項,有時是用客觀變項的方式,扮演著重要關鍵性角色。這樣的觀察,讓我對建構「李登輝學」這項嘗試產生信心。

我認為「李登輝學」的客觀變項,應該就是過去三十年間,在台灣國內甚至國際間所發生的各項歷史事件;主觀變項則是李登輝做為政治家、領導者的個人特質,包含他對這片土地的關懷、對人民的疼惜,其宗教信仰、哲學思想及其價值觀。

而「李登輝學」的研究,除能點出我們要往哪裡去,怎麼在應有的基石上踏穩腳步、往前邁進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年輕民主國家台灣,需要更多本土政治家了解與李登輝有關的過去,同時透過新時代年輕人建構台灣政治的原型,讓台灣不再是殖民的、外來的,而是屬於本土的、原生的。

也因此,研究「李登輝學」可說就是研究「台灣學」,是深化台灣民主、團結台灣人民的具體方式之一。期待日後能聚集更多台灣人,和我與佳龍一起來研究李登輝!

(作者為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