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德基供電、供水兩難

◎ 張炎銘

水力能發電,電能亦可將廢汙水、海水淡化再利用,原是哥倆好,互為支援是常態,但因去年至今年乾旱,卻凸顯水庫難以兼顧發電與供水的矛盾。

去年號稱是台灣五十六年來最大乾旱,除了大面積停灌外,更造成今年苗、中、北彰地區長達二個月、史無前例「供五停二」分區限水。個人原以為去年雨量應會破歷史新低,才造成這次大旱災。

七月初水利署電子報揭露去年雨量資料,卻讓我意外。水利署自一九四九年開始,就以較精細的等雨量線法求得台灣平均雨量。去年全台平均雨量二〇一二毫米,雖然只有歷年平均雨量八成,但卻還排不上歷史上枯旱前五名(最枯年是二〇〇二年一五七二毫米,再依序是一九八〇年、一九九三年、二〇〇三年、二〇一四年,都不足二千毫米);再以旱情最嚴重的中區而言,雨量只有一四四四毫米,確實很不足,但與中區近二十年雨量比較,也只能排第三(二〇〇三年一二八四毫米、二〇〇二年一三九九毫米),為何當時旱情不如此次嚴重?

年雨量無法解釋此次乾旱,那很可能是七到十月颱風季雨量缺,可惜我無法進入水利署資料庫蒐集統計,只好從各水庫年進出水量分析。

大台中地區供水依賴鯉魚潭水庫與石岡壩。鯉魚潭進水量約二億四千萬立方公尺,供應各標的用水約二億九千萬,入不敷出,水庫水位直落,顯現乾旱的影響;但石岡壩進水約九億四千萬,供應約五億五千萬,卻放流掉三億九千萬!石岡壩是調蓄洪澇功能有限的攔河堰,可以理解,再往上游看一系列水庫,青山、谷關、天輪、馬鞍四座水庫進水量與發電水量相當,只有德基水庫進水量不到二億七千萬,發電放流卻超過三億六千萬,則是為因應炎夏用電高峰,為了供電安全而不得不然?

德基為何要發電排掉那麼多水?我查了該水庫運用規線。一到三月,水庫水位都要維持在一四〇四公尺以上高水位(滿水位一四〇八公尺),但七月時允許降至一三六六公尺,將近四十公尺落差,一方面可拼命發電、滿足用電高峰,另一方面可以騰出庫容,容納豐水期雨量,協助防洪。只是若一旦降雨不如預期,就影響下游用水。所以中區乾旱主因不是年總雨量不足,而可能是豐水期不足與德基水庫操作並不是供水優先。

這不能怪台電。台電首要任務是確保供電安全,今年五月旱情嚴重時,日月潭、明潭抽蓄發電機組為穩定供電,曾全力運轉,還讓寶貴的水資源排掉。德基水庫若依照規線操作,實難苛責,但也顯現供電與用水兩難,尤其在夏季用電高峰而降雨卻又不如預期之時。

二〇〇四年七二水災後,台電曾因水庫管理維護困難,希望減少復建、管理費用,擬以「象徵性」價格捐贈德基與霧社水庫予水利署,但此事後來不了了之。若德基水庫蓄水、供水的角色越來越重,其發電的原始功能將受到更大限縮,若不能改由水利署管理,要考慮將其改成抽蓄發電,至少其操作規線也應適度檢討修改,而石岡壩下游豐沛的剩餘流量,如何加強運用也是重要課題。

(作者曾任水利署組長,著有《閱讀水庫行腳臺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