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如何豁免歐盟碳關稅

◎ 陳鴻達

經過一段時間的預告,歐盟的「碳關稅」終於公布草案。只不過為了避免陷入貿易爭端,歐盟絕口不提「關稅」一詞,而是以「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來代替。雖然有點冗長,但也清楚的說明其政策目的。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當前全世界的碳排放大概只有五分之一有付費,其他八十%的碳排放還不用為其排放付出代價。目前排碳成本最高的當屬歐盟,而歐盟又是推動碳中和最力的國家。為避免高排碳產業外移到其他國家,或是其他國家因為不用承擔減碳成本,造成產品銷到歐盟時形成「不公平競爭」,因此歐盟將碳邊境調整機制視為其落實碳中和的配套措施。

日前歐盟公布第一批高碳排商品的清單,包括水泥、電力、肥料、鋼鐵與鋁等產品,將來還可能被納入的還包括石化產品、玻璃與造紙等等。未來出口這些商品到歐盟,都必須經過碳邊境調整,也就是從歐盟的碳排放交易市場購買碳排放額度,才能完成關務手續。

首先,歐盟假設這些進口到歐盟的商品都是由排碳績效很差的公司所生產,大概是歐盟同類產品最差的十%,然後再根據這些進口商品的數量與種類來推算其碳排放。再依這批商品假如在歐洲生產,必須從排放交易市場購買多少排放額度。業者就必須去購買此額度,來完成相關報關作業。因此要「補繳」多少費用,還需看當時的碳市場價格。

如果不滿歐盟課徵的設定值(Default value),業者必須提出查驗公司所出具的產品碳排放證明,而這個查驗公司必須為歐盟所認可。有此實際排放證明後,業者再計算這批商品假如在歐洲生產,必須從排放交易市場購買多少排放額度,來完成相關報關作業。若業者的碳排績效絕佳,無須再買排放額度,那等於就是一種豁免。

另一種減輕負擔的方法是,業者必須提供這批貨在生產過程中,已經在生產國繳交碳定價的證明,並且在出口時未申請退稅。也就是說,未來台灣若有碳定價,因為已經在台灣繳交了費用,因此歐盟會給相當的補償(compensation)。而具體補償標準,則有待雙方進一步協商。因為歐盟強調這不是稅,更不會稅上加稅。

由於歐盟目前傾向將碳關稅與其碳排放交易制度做連結,這雖然使得其國內產品與進口產品處於公平競爭狀態,但也提高制度的複雜性。此外碳排放交易市場對業者還有一個風險,那就是碳價格是浮動的。歐盟實施以來價格起起伏伏,有一段時間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在十歐元以下。近期來屢創新高,從年初上升到30歐元,目前已經突破五十歐元,甚至有人預測年底會破百歐元。

那如何降低歐盟碳關稅的風險?首先就是提高自身的碳排放效率,假如台灣業者的碳排效率能擠進歐盟同業的前十分之一,也就是說排放量在歐盟免費核給量之內,那就不會被課到碳關稅。另外就是台灣也實施碳定價,不管是排放交易或是開徵碳稅,那麼歐盟在處理碳關稅時就會給予補償。

因此歐盟課徵碳關稅,是台灣實施碳定價的好時機。由於台灣的主要排放源過於集中,因此實施排放交易的缺陷較多。但若能設計適當的碳稅,稅收是留在國內供政府各項建設之用。並且歐盟在處理碳關稅時,還會補償業者已經在原始產地繳交的碳稅。這應該也是化危機為轉機的契機。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院務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