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里幹事談紓困社會百態

◎ 曹豐逸

最近,LINE群組最熱門的話題,除了疫苗、就是紓困!

筆者因職業關係,受理許多民眾陳情案,有人表示:隔壁的菜販有好幾棟樓仔厝,只因有投保職業工會,就有三萬元可領;而自己上班領月薪,每年稅金都照繳,卻得不到半毛錢紓困!還有,辛苦的個人工作者靠接案為生,其勞保不是職業工會,而是靠行公司的,並非真正受僱於投保單位,保費形同全額自付,結果公司領到紓困不會給他,職業工會的三萬元也沒資格領,真的很冤枉。

即便勞動部推出「安心即時上工」計畫,以時薪一六○元、每月有八十小時額度,最高一個月可領一萬二八○○元,每個人最長以六個月為限,提供因疫情減少收入的勞工,到公部門做一些計時工作貼補家用,例如人流管制、幫老人家送餐送藥等。還是有人心中不平,覺得其他人什麼都不用做,就有三萬元,為什麼自己這麼命苦?

因此,有些人認為應該比照先進國家做法,以慰助方式,全民一致撥款,不刻意分類發放。平均一體性,就不至於出現偏頗或有漏網之魚的不均。

然而,不論是課稅或是放賑,只要是按人頭單一定額,都只是一種行政選擇,與國家是否先進無必然相關。如果有人認為人頭稅無法充分體現「量能課稅」的租稅正義,那麼,無差別發放等額紓困金,也會面臨同樣的質疑。

課徵人頭稅與普發紓困金,對基層公務員而言,無疑是最容易執行的,只消查核避免重複,並不需要介入做其他判斷,較無人情壓力與心理包袱,是行政作業成本最低的選項。只不過,普發紓困金,多數人會主動來找你;而課人頭稅,許多人會躲著你!

截至目前為止,筆者認為,政府紓困措施遭遇最多的質疑,不僅要為那些受疫情衝擊、陷入生活困境的人找出路,還要面對許多人因見旁人不勞而獲—甚至有的人還會刻意炫耀,心中油然而生的那種相對剝奪感!因此,紓困政策,不只要實質的有效性,也不能忽略了心理的公平性!

(作者現職里幹事,屏東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