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政府「催生」有感

媽媽心聲:爸爸要幫忙帶小孩

◎ 莊凱全

我在門診,常問一些媽媽們,對於撫養小孩的感受。多數人覺得錢當然要夠,但也不見得一定要多有錢。她們依親身經驗表示,最重要的是,別把撫養小孩子的重擔全都放在媽媽身上,因為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我再問:「那妳覺得解決的方式是什麼?」有些媽媽說,希望爸爸也能分擔一些照顧孩子的責任。身為兒科醫師,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概念。這才是現代雙薪家庭必須有的基本「家庭」概念。

一個家庭有了孩子之後,爸爸和媽媽都必須承擔一些照顧孩子的事情。然而,雙薪家庭普遍,不少阿嬤現在也必須擔起母職,因不忍心、不放心看到孫子、孫女託別人帶,而加入照顧的行列。但阿嬤的年紀和身體狀況,實際上難以長時間負荷這些工作,且耗費的時間,也會導致阿嬤與朋友聯繫脫節,一起活動的機會減少,晚輩總會有些不捨才是。

何況,祖母顧孫,有時觀念和做法與現代父母不一定一致,如果沒有事前有效溝通、出現爭議時智慧地處理,對整個家庭的氣氛、親子關係,恐怕會有後遺症。

目前比較確定的是,如果親生父母因生病或死亡或有精神病(毒品使用)或入獄,祖父母願意又有能力養育孫子,效果會比較好。如果是雙薪父母,祖父母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給祖父母撫養也是一種選擇,但希望親生父母要多支持祖父母,萬一發現養育及管教觀念的世代差異,兒科醫師也是可諮詢的對象。

最近政府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提出足額產前檢查年度預算並新增檢查次數與項目、減稅、增加公托/準公托等據點、降低學費,提高育兒津貼友善生養職場環境等措施,希望能提高年輕人結婚、生育的意願。然而,除了撒錢外,最重要的是家庭親職教育,加強父親照顧孩子的技能,另透過家庭訪視提供養育的實務指導,提供社區資源及兒科專業照護,這樣才能分擔現代婦女養兒育女的辛苦,才能提高生育率,化解國安危機。

(作者為醫師,嘉義市民)

「國家幫忙養」的具體做法

◎ 王錫璋

母親節前夕,行政院要投入百億催生,以三大政策、五項措施等方案,要讓全國適婚、適育的婦女同胞,樂於當母親。但細看方案內容,如提高產檢補助次數、增加妊娠檢驗、產檢假日數提高、育嬰假有彈性等,似乎是小戰術的計畫,而非大戰略的政策。以這樣的補助,未必能增加婦女想生小孩當母親的欲望,這跟月前台北市長想發結婚獎金和送電器三機鼓勵年輕人結婚一樣,效果可能都有限。

現在年輕人不生小孩,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台灣這幾年來,房價高漲,薪水則停滯不前,生了小孩,如何養育,令人煩惱,所以我們當長輩的,也不太敢敦促他們趕快生小孩。個人覺得,要讓年輕人想生、敢當母親,首先要落實的是蔡英文總統所講「六歲以下孩子國家幫忙養」的政策。

現在國內新手媽媽,每個人煩惱的就是如何找到離家近又妥適的保母,以及令人安心又能配合自己上下班時間的公托或幼兒園等。國家如何幫忙養小孩呢?就是鼓勵、補助每個機構、企業、工廠等,都成立育嬰、托兒所,讓婦女員工能以低費或免費,將小孩寄託在自己上班、工作的單位,中午休息時,還可去探望孩子。

筆者以前也舉例過日本的加賀屋旅館,為員工提供從嬰兒到小學六年級的托嬰及安親照顧福利,且時間從清晨六點到晚上十一點,地點就在加賀屋附近的員工宿舍大樓內。如果國內每個公家機關或私人企業,都能如加賀屋一樣,為員工分擔安親教育的責任,員工才能安心生育、盡心工作,結婚和生育率自然就會提高了。

政府以前規定每個機關都要設有哺(集)乳室,大部分企業也都做到了,那麼,規定每個企業、機關都設育嬰、托兒所,應該也可以做到。這才是政府給天下母親最好的禮物。

(作者為前國圖編審,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