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時評)雖曾連署藻礁公投 我支持三接外推

◎ 許冠澤

今年二月甫開學時,數所大學學生自主在校園協助藻礁公投連署,利用課餘時間設立連署點、統整連署書,並於跨校串聯的群組中交流心得、回報連署數量,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參與其中。過往多是以性別、統獨議題為首激起校內討論,此次涉及能源轉型的題目獲得同學關注,實則意外。相比於二○一八年間我在東華大學就讀時參與公投連署,僅是零星幾位志同道合夥伴在校內發放連署書的孤單,青年在藻礁公投掀起的浪潮大了許多。

然而,隨著更多YouTuber與意見領袖的加入,以及國民黨表態參戰之後,戰場似乎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原本在「非核減煤護藻礁」脈絡下出現的公投,竟被部分人士解讀為「為了保護藻礁,不能興建三接:其電力缺口應以核能替代」,如此背道而馳的論述,讓人停下思考,如果藻礁公投案就這樣以同意結果過關,其獲利的是誰?又有什麼事情將被犧牲?

緊接著,更多資訊浮出水面,逐漸釐清三接在整體能源轉型中的重要性。簡單兩點來說:第一、二○二五年,台灣所有核電廠都達除役年限,在降低燃煤的原則下,燃氣與再生能源的占比將提高;而原本會將天然氣轉往桃園大潭的台中接收站,在中火逐步淘汰燃煤機組後,未來也會以供應中火為主,因此,大潭必須興建專屬的接收站。

第二、興建三接盼提高安全存量,確保因戰爭或天災時的供氣穩定。

在三接非蓋不可與保護藻礁的前提下,無論在公開或私下場合、從政府部門到民間單位,許多人在這個題目上竭盡腦力、多方溝通,試圖找出多贏的修改方案。檢視行政院公布的「外推方案」,將工業港再往外推四五五公尺,且因更離開岸邊不必浚挖、不必增加填地,再大幅降低對藻礁的衝擊與影響。

這份外推方案並非一蹴可幾,是多方協商溝通、希望共創多贏的結果。連署竄起至今短短兩個月,每一個環節都值得被記錄做為持續民主深化的借鏡,要非珍愛藻礁公投的出現刺激了議題,多個民間團體就不會有所謂對焦會議與聯合聲明,梳理各方爭點及處理疑慮,執政黨與政府部門恐怕也不會正面回應民間訴求,台灣的公民社會就錯失了一次通盤檢討與尋找解方的機會。

做為一位曾連署藻礁公投、甚至推廣藻礁連署的學生,我認為,政府推出的外推方案,是民間團體、專家學者與政府多方權衡下的成果,是在減煤增氣、保護藻礁等各種攸關環境考量的平衡。

所以,即使在藻礁公投最開始就加入連署,八月公投我仍會投下不同意票,一方面肯定這段期間公民社會辯論下的結果,另一方面避免讓一群善用資訊混亂時斷章取義、收割長期耕耘努力結果的機會主義者獲利。

(作者為台灣大學城鄉所研究生、台灣學生聯合會學權委員會主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