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最短命韓劇vs中國東北工程

◎ 吳政穎

南韓民眾最近因不滿江原道要建設「中國文化城」的傳聞,而在青瓦台網站發起,希望連署停止計畫,負責公司Kolon Global Corporation面對強大的民間壓力,終於在四月二十七日決定取消建案。

不久之前,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韓國觀眾抨擊。其中,《朝鮮驅魔師》同樣激起民眾在青瓦台網站連署停播,贊助廠商紛紛退出、避免輿論壓力,最後僅播出兩集便下架,成為史上最短命韓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項連署請願都提到對「中國東北工程」的憂心。

「東北工程」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東北三省於二○○二年展開為期五年的研究計畫,主要目的是將朝鮮半島歷史的古朝鮮、高句麗和渤海國納入中國邊疆歷史來研究,並加強中國朝鮮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這種利用學術研究強化中國民族主義的做法,讓南韓人民十分反彈。近期中韓從泡菜、韓服起源的爭論,到韓國民間的反中情緒,其實就是南韓人民回想起「東北工程」如何從文化層面入侵破壞,擔心這是新一輪的文化東北工程。

南韓人民對於中國文化戰的敏感度和回應,或許值得台灣借鏡。

中國的影視節目、音樂、遊戲、社交平台等,在台灣早已無所不在,之前甚至還傳出台灣學生在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流行使用簡體字。除此之外,國安局三月時更揭露中共擴大培訓千名台灣網紅、直播主,準備對台灣年輕人進行認知作戰。正常文化間的交流應該是沒有危險性的,但中國總能將各種東西化作統戰工具,若抱持「文化歸文化,政治歸政治」,無疑是天真的想法。文化統戰除了壓縮台灣文化產業的發展,真正的嚴重性在於影響台灣的文化認同,且讓台灣社會對中國的認同及好感增加,降低對中國還未放棄武力統一的戒心。

中國和台灣同樣使用華語,又擁有壓倒性的資金,在網路時代更是防不勝防。相比韓國社會不惜下架成本三二○億韓元的《朝鮮驅魔師》,也要保護韓國文化,台灣社會面對中國文化認知戰,似乎還未內建全民共識,也就難以有效討論如何加以防範。因此,意識到文化統戰的現況,對「文化」多一層「國安」的思考,或許就是建立自我防衛機制對抗中國認知戰的重要第一步。

(作者為台灣基進政經塾學員、軟體工程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