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打破疫苗五點迷思 免疫反應≠副作用

◎ 涂醒哲

COVID-19疫苗開打了!多數人都期待疫苗能有效防堵疫情,恢復生活常軌。但根據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及免疫學的科學觀察,下列幾項常被民眾誤解的迷思,也須同時釐清。

迷思一、接種疫苗就可以到處旅行,不怕感染COVID-19病毒?施打疫苗後,並不是100%有效,有的疫苗可產生95 %保護力,代表對5%的人無效,可能是該批次疫苗特性、個人體質、配送過程如冷鏈等影響因素,無法産生有效抗體(Non-Responder)。因此,在各國病毒持續肆虐時,千萬不要以為打了疫苗就百毒不侵,產生「假性安全感」。

迷思二、接種疫苗後,就不會傳染病毒給別人?這也是誤解,施打疫苗後接觸到病毒,病毒存留的時間不會太長,會被體內的抗體中和(依抗體濃度而定),但仍可能傳染給其他未打疫苗的人,故要保持經常洗手的好習慣。

迷思三、保護力達95%的輝瑞(Pfizer)疫苗,比70%的牛津AZ疫苗有效?所謂的保護力,是按三期臨床試驗定義的觀察結果而定。由於目前世界各國亟欲控制疫情傳播,以產生足夠的群體免疫力(Herd Immunity)來阻斷流行,考量重點在於「公共衛生」,即觀察接種疫苗組及控制組,有多少人受到感染或產生症狀(較容易再感染他人);如果考量重點在「保護個人」,觀察的就是有無重症感染,例如住院或死亡。

所有疫苗臨床試驗,均會統計分析這二種資料,因此牛津AZ疫苗會聲明感染保護力是76%,但能100%預防重症及死亡,也就是說施打AZ疫苗後,有人雖然抗體濃度不足以免於受到感染,但可以減少重症死亡機率。

迷思四、把免疫反應當成副作用,想找較少「副作用」的疫苗施打?其實疫苗接種目的,就是要讓身體產生免疫反應,即「類感染」,一旦遇到真正的病毒感染,才有抗體可以中和病毒,減少症狀的發生。不過,許多人把發燒、疲倦、酸痛等免疫反應,當作是疫苗副作用(其實是主作用),甚至用來評估安全性,這就是誤解。

疾管署設有施打疫苗後的症狀通報系統,也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但重點並不是針對這些免疫反應,而是處理可能產生重症或死亡的不良反應。

迷思五、接種後發生的症狀,都和疫苗有關?最近COVID-19疫苗開始施打後,國外傳出血栓個案,有些國家馬上停止施打,暫停並沒有錯,因為需要專家進一步研究,如果嚴重不良反應或死亡的發生率,沒有高過自然背景值,就難以論斷有「因果關係」,或是因個人體質的特異性所產生,其他人不一定會有相同的不良反應。因此最好的面對方式,就是靜待指揮中心的專家判斷,不要心生恐懼而拒絕施打,反而失去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

疫苗開始施打後,各種問題會層出不窮,但觀察台灣的公衛體系及醫療制度,因落實「快速專業作防疫,全民動員保健康」,讓我們能借鑑各國施打問題,擬定更成熟的制度,此時更須配合疫情指揮中心調度,共同打贏這場戰役。

(作者為生技中心董事長、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創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