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社評論》建構文化教育主體性 打通正常國家任督二脈

◎ 李川信

今年欣逢台灣文化協會百年紀念,也意謂著台灣人百年來的國家夢想,在近廿年各界積極推動正名制憲入聯的同時,唯有建構台灣文化、教育的主體性,才是真正打通邁向正常國家任督二脈的良方。

歷史是文化的根源,而文化即是生活,重視歷史,人民自會探索生長土地上的生活變遷。台灣主體性教育的意義,在於認識台灣各族群的語言、文化及台灣的史實,以建構共同的歷史記憶,形塑人文關懷的民族,終而形成認同土地的國民,建設台灣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針對台灣主體教育的問題,近幾年的民調均顯示,在「各級學校增加台灣史地內容、加強母語教育,以及培養台灣文史研究人才等」議題上,都有八十%以上民眾支持,顯見加強台灣本土教育已成民意主流。如何順應這股主流,培養台灣主體意識,教育部早已認知為刻不容緩的重任。

二○○四年杜正勝接棒教育部長後,馬上提出以「培養現代國民」、「建立台灣主體性」、「拓展國際視野」、「強化社會關懷」做為施政主軸,這也是提出台灣主體性教育的第一位教育部長;經過四年的推動與落實,造就太陽花運動的天然獨,影響斐然可見。

二○一六年民進黨再度執政,潘文忠擔任教育部長,啟動一○八課綱修訂,現行高中課綱台灣文史比重大幅增加,文言文比例相對調降。國家語言發展法立法後,教育部也確定本土語言在十二年國教中全面實施,從二○二二年正式上路。同時文化部亦啟動國家文化記憶庫,重建台灣藝術史工程,這些都為推動主體文化教育奠基。政府有為,也應結合民間力量,建構寬廣完整的論述,讓台灣的文化與教育更蓬勃發展。

台灣國家認同的分歧,其根源來自缺乏主體教育。教育的內涵深深影響認同,教材是教育的靈魂,學生最感興趣的教材,就是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教材,因此主體教育必須從國民教育開始實施,所有的課程綱要、教材編寫、教師的教學、學習評量、基本學力測驗、國家考試的試題,都應以台灣本土為思考中心,如此才能培育熱愛鄉土、捍衛國土情操的現代國民。

文協百年後的二○二一年,台灣文化、教育主體性的建構是無可逆轉的核心價值,核心價值堅定台灣人的意志和信心,在這基礎下,台灣邁向正常國家指日可待。

(作者是台灣北社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