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防疫消毒「有噴有保障」?

◎ 林基興

防疫消毒化學兵群在桃園市消毒七千多處,官兵忙翻。但真的「有噴有保障」?

一月二十九日,世界頂尖《自然》期刊專文「新冠病毒少經由物體表面傳播,為何我們仍深度清潔?」(COVID-19 rarely spreads through surfaces. So why are we still deep cleaning?)指出,美國羅格斯大學微生物學家郭德門 (Emanuel Goldman)去年七月在《刺胳針傳染病》期刊發表文章,指出物體表面傳染病毒的風險不大;相較來說,大多數傳染源自感染者咳嗽、談話、呼吸,散播出懸浮微粒,美國疾管局也有類似聲明。

一九八七年,威斯康辛大學實驗,感冒者與健康者同處一室玩牌與摸撲克籌碼,健康者不論摸臉、揉眼鼻與否,均約有一半的人被傳染;第三個實驗是,被感冒者污染的紙牌與撲克籌碼,拿到另一隔離房間,讓健康者繼續玩,也摸臉、揉眼鼻,但無人感染;顯示感冒病毒主要經由空氣傳染。

其次,去年四月到六月,美國塔夫茲大學環境工程師皮克琳(Amy Pickering)每週取樣麻州某鎮的門把與經過道路的按鈕;結果,接觸表面受污染的風險小於萬分之五,比懸浮微粒傳染新冠病毒的估計值低。亦即,物體表面有可能傳染,但不顯著。

常見報導新冠病毒留在各式表面(在不鏽鋼上可存活六天等),但這些實驗劑量大等因素,偵測到病毒未必是警訊,因病毒存活未必代表傳染。以色列Assuta Ashdod大學取樣醫院隔離區與隔離旅館的個人物品與家具,結果是半數醫院與超過三分之一旅館的樣品含病毒,但無一能感染細胞。另外,去年十一月,中國天津有人受染,歸咎於德國冷凍食品包裝表面;但世界衛生組織與其他專家不認同這種傳染途徑。

總之,對於新冠病毒,清潔消毒物體表面的成本效益,比不上戴口罩、通風與清潔空氣、密閉空間少說話、保持社交距離、洗手等。這些比防疫消毒化學兵猛消毒或店家大量擦拭更重要、更有效的防疫措施。

(作者現任大學教授,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