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學測作文與18歲公民權

◎ 范綱植

筆者參與學測試務工作已歷十年,自二○一八年起「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從國文考科中獨立自成一科,數年來可見試卷內容活潑生動,但若仔細歸整分析題目型態,答題方向大都與學生個人生活經驗與內在情感的抒發相關,鮮見公眾議題價值判斷與取捨的寫作題目。

相較於數十年前大學聯考的作文,無論考卷出的是什麼題目,皆必須以「反共復國,建立復興基地」為結論,才能取得高分,淪為空洞的愛國文字堆疊,為人詬病;吾人亦有所擔憂,仍涉世未深的學子,在強調生活經驗與內在情感導向的寫作測驗,如何避免在補教業推波助瀾下,成為「為賦新詞強說愁」譜寫出華麗的修飾詞藻,卻無以載道、意義淺薄的文章。

「考試領導教學」眾所周知,引導學生累積知識的知識範疇與建立特定思考模式,亦間接反映出我們希望形塑出什麼樣的學生。因此,我們應捫心自問,我們如何看待這群即將完成十二年國民教育、進入大學,並且在四年後成為社會的生力軍。

民法修正案已通過將成年的年齡由二十歲下修為十八歲;政府亦已達成共識,甚至準備啟動公投修憲,下修投票年齡下限至十八歲。因此,未來參與大學學測的考生絕大多數都將具有公民權,可透過投票行使其對公共事務的態度與國家未來的想像。

那麼,學測的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的方向,應可從個體情感延伸至公共性議題的申論與評述,例如:「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二者,您認為孰輕孰重?」等無特定答案,但事關重大的價值選擇。藉此訓練學生對周遭社會事務的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可言之有物地表述其所選擇的公共價值。如此,可了解青年學子的主流思考方向,且又何嘗不是一種新興公民的另類「出口投票」?

(作者參與學測試務工作十年,任職於大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