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門郵局背後的大怪獸

◎ 黃如輝

報載台北北門郵局要都更建金融大樓,心想「又是一個要被開刀了」!

北門郵局對面舊鐵道部,去年整修後開放,舊稱「鐵道與郵便局」,先不論殖民意義,但都是象徵台灣邁進現代化的公共部門,加上一旁的「北門」,正好構成台灣交通的歷史縮影。大概郵局都更案主事者沒想到這樣的歷史價值與意義吧!

本身是地主的郵局、台北市政府等,自然有土地利用的想法,早在二○一六年就規劃「創新創意中心」,兩棟大樓分別高三十層與五十層。只是我們很難想像,市定古蹟的北門郵局背後緊貼著如此龐然大物?

再者,若以「歷史與文資」的角度去思考,新聞報導中只見「國家郵政博物館」在地保留,但卻未見如何在地保留,也未見古蹟的天際線考量,更遑論對面的北門與鐵道部古蹟整體的規劃視野。

文資保存與開發總是兩難,但當官方熱中於新建「大樓」,「古蹟」北門郵局則寥寥幾句帶過,十足「欠大樓;不欠古蹟」的心態,那面對私人文資保存,公部門又有何立場說服人呢?

(作者為歷史碩士,嘉義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