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觀光慘業轉型的三契機

◎ 簡金海

COVID-19肆虐全球,帶給人類世紀大災難,觀光業的航空公司與旅行社受創最為慘重。回顧歷史每逢庚子年總是動盪不安,一三四八年歐洲大瘟疫造成近半歐洲人死亡,但也絕處逢生,促成文藝復興在佛羅倫斯誕生。易經曰:「否極泰來」,台灣觀光旅行業只要有創新,順應時代潮流並做好轉型準備,秉持台灣水牛刻苦耐勞的精神,來年必能「牛轉乾坤」再創榮景。

以下三項略抒個人淺見,提供參考。

一、大力宣揚台灣是全球最安全旅遊寶島:

因應氣候變遷,節能減碳將成為觀光主流,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明年為台灣自行車旅遊年,後年是鐵道觀光旅遊年,並且強調當務之急除了振興旅遊之外,須儘速促進產業轉型與升級,把台灣打造成世界觀光島,達到觀光立國目標。

二、創新轉型順應世界數位經濟科技化的潮流:

由於疫情期間邊境關閉,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紛紛裁員倒閉之際,華航、長榮改客機為貨機,應變得宜,業績逆勢成長。仿此,旅行社面對數位化、科技化的時代挑戰,業者勢必要精簡人事,縮小辦公室空間,節省費用,並朝多元化經營。「在家辦公」身兼數職的SOHO族將會愈來愈多,蔚為風潮。

三、修訂過時觀光條例獎勵青年加入地方創生:

國發會為了國土宏觀規劃,大台北人口減壓,縮短南北城鄉差距,獎勵青年返鄉加入「地方創生」,訓練有素的旅行社專業人員,可以把握良機返鄉創業,經營地方特色觀光、新農業、農產品、特產行銷。

半世紀前制訂的發展觀光條例,不合時宜的法規應予修訂,其中導遊人員管理規則第三條:「導遊人員應受旅行社之僱用,始得執行導遊業務」,從業導遊均認為,此與目前網路商業經營模式嚴重脫節,應予鬆綁,給導遊更多自由揮灑的空間,爭取更多外國觀光客、友人來台觀光,如此相互合作,互蒙其利。

目前地方創生實施過程中,對地方小旅行鬆綁一些法規,例如經營業者不必具備旅行社登記,解說員不須有導遊執照等,有助地方「農村生態體驗」、「部落文化體驗」等特色觀光產業發展,成為吸引外籍觀光客的亮點。

自由經濟市場,政府只要做好基礎建設,愈少插手愈好,誠如已故美國雷根總統所說,最怕聽到有人跑來跟你說:「我來自政府單位,是來幫你忙的。」

(作者是資深導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