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洪財隆/節制中國擴張 美國及其盟友如何善用川普所創造出的「二次機會」?

知名的國際經貿學者,也是印度政府前任(2014~2018)經濟總顧問蘇布拉馬尼亞姆(A. Subramanian),日前在一篇文章裡所提出的建議,教人眼睛為之一亮。針對中國問題,或許這也是美國與其盟友因為川普所獲得的「二次機會」。 (彭博檔案照)

洪財隆/公平會委員

教授國際經濟關係多年,隨著近來時事發展,有個假設性問題突然浮現腦海:如果我班上有個叫做川普的同學,因為種種原因想要解決美中鉅額的貿易失衡,主張由美國對中國的實質進口關稅稅率提高兩成(實際上則是十九%),到底我該如何看待或好好回答他的問題?

如果是在傳統的經濟學教室,問題和答案顯然就很單純。

首先我會告訴他,從總體經濟學的角度,個別國家的整體對外貿易失衡(包括商品貿易和海外投資所得的經常帳),反映的其實是該國內部資源的使用情況,亦即儲蓄率(收入沒消費完的存起來)和投資率之間的差距,經濟術語叫做「超額儲蓄」。目前中國因生產收入遠比總支出高,有超額儲蓄,所以長期出現對外貿易盈餘,而美國則儲蓄不足並處於相反的局面。

不難明白,根據經濟學理的預測,國際收支失衡是結構性問題,單單藉由提高關稅等保護主義措施不僅無效,且會導致整體貿易量的萎縮。主要理由在於,透過貿易政策降低進口,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出口必然也會因為實質匯率的提升(名目匯率增加或國內物價上漲),即東西變貴而跟著減少,而且將大大違反「比較利益法則」所預測和教誨的國際分工互惠原理,勢必嚴重傷害彼此的經濟效率。這裡都還沒有討論到其他國家很有可能會進行貿易報復呢。

然而,如果單單只做上述一切都應該反求諸己的回答,一來未見歷史縱深,顯得不夠深邃;二來缺乏國際現實脈絡,說了等於沒說,因為忘了今天的討論對象是中國,並不是一般尋常國家,例如早年的日本、德國或亞洲四小龍;更嚴重的是,應該是當不成總統的經濟顧問,更遑論國家安全顧問。

重新整理思緒之後,也許以下的回答會比較公允和完整,而且說不定川普同學看似錯誤的問題,也能衍生出正確的答案。譬如說:即使貿易戰未必合理,但所衍生的科技或5G之戰則無比真實。

雖然國際貨幣體系和匯率議題不是今天的重點,但也必須有所交代,才能看清國際經濟關係的全貌。美國連年對外的大量貿易赤字現象,除了上述總體經濟的視角之外,更和「布列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 1944~1973)」的遺緒有關,亦即美元此一個別國家的貨幣,仍被當成國際貿易與金融交易的主要計價、清算與儲備貨幣。

此一事實固然讓美元享有特殊地位,等同在國際收支帳上擁有無限的償債能力和流動性,配合發達的資本市場得以吸納國外資金,造就出美國可以長期貿易赤字的條件。然而,既然美元成為基準貨幣,使得美國在面臨貿易赤字時,無法樣其他國家一樣逕行貶值,而只能間接為之。例如透過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對匯率加以影響,或敦促、協調、必要時甚至逼迫貿易夥伴的貨幣兌美元升值,例如1985年的「廣場協議」。

此即著名的N-1問題,N種貨幣只有N-1個匯率和政策自由度,而所少的一個自由度就是美元。以此角度觀之,美國每年都會調查並公布所謂匯率操縱國家清單,很難說沒有正當性。特別是理論上浮動匯率所承諾的國際收支平衡,實際上並沒有出現,因為各國央行往往為了促進出口目的而進行干預,可說屢見不鮮,以致對美元匯率「易貶難升」,特別是資訊甚不透明的中國更是案關要犯。

不過,除非有朝一日重新洗牌並另做安排,不然這個古老難題應該是無解,所以還是回到比較具有操作性的貿易政策討論,比較實在。

經濟學上有個理論在談什麼是「次佳(second-best)」,意指最佳狀態因有扭曲未能實現時,僅維持其他條件不變並不能確保「次佳」境界,必須額外再做點什麼改變或調整。這裡的扭曲來源,尤指像中國這樣一個在各方面的威脅皆與日俱增的巨龍國家。

面對中國,川普選擇的途徑是不假辭色與連環重錘。儘管高舉「美國優先」大旗,透過基本上不管他人反應的「單邊主義」我行我素(隱含不穩定、難以預測),引發對手不快、盟友疏離,然而川普的確也已為國際經貿秩序帶來「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

拜登團隊顯然另有打算,無論是在國際經貿、區域安全或氣候變遷等領域都將走回多邊主義路線,但能否善用「川普衝擊」所創造出的有利局面,對中國日益擴張的行為有所節制與抗衡,更是至關重大。

就經貿而言,美國如何運用「世界貿易組織(WTO)」,更是未來檢驗其言必稱多邊主義的成敗試金石。從績效來看,擁有一百六十四個成員的WTO,截至目前仍未談妥啟自2001年的「杜哈發展回合」,最大的成果也僅是不涉及實質自由化的「貿易便捷化」。而WTO談判的裹足不前,相當程度也解釋了何以「自由貿易協定(FTA)」會全球蔓延。如此多邊架構,究竟能成就什麼事?

換句話說,期待於拜登美國的,不會只是補任命WTO「爭端解決機構」上訴法官這類枝節而已,更在於規範中國的行為應該要有大動作。問題的癥結不外乎,WTO的多邊貿易規則乃建立在商業運作自主與法治等信任基礎上,亦即國家與市場的界線必須大致清楚才行得通,但這遇到中國則沒轍,尤其是各方對習近平統治下,「國進民退」更甚以往、國家角色更直接的中國經濟,信任基礎可說已經徹底瓦解。例如華為竟聲稱其股權為員工百分之百所擁有,但誰會相信?

知名的國際經貿學者,也是印度政府前任(2014~2018)經濟總顧問蘇布拉馬尼亞姆(A. Subramanian),日前在一篇文章裡所提出的建議,教人眼睛為之一亮。針對中國問題,或許這也是美國與其盟友因為川普所獲得的「二次機會」。

主要由於中國並沒有信守其在2001年的「入世」承諾,特別是國家介入侵犯智財權和操控匯率這兩大問題最嚴重,美國和其盟友應聯手和中國就其在WTO的參與問題重新談判並議約。包括中國不應再以開發中國家的身分享受優惠;針對人民幣匯率的低估指控應有機制加以明文監督;就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併購與技術取得,無論是國營企業或民營企業,有關中國政府角色的質疑,中方皆應負舉證責任。

諷刺的是,近年來由於美國棄守,中國竟搖身一變成為WTO多邊貿易體制的捍衛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