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體育課程 能成就雙語教育

◎ 陶以哲

因應全球化、國際化趨勢,外語能力是一個關鍵素養能力。而英文儼然為最重要的國際化溝通工具。現今許多國際組織、活動與媒體,如聯合國、奧運會、BBC等,均以英語為主要溝通工具。據此,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早於2018年指示,為提昇跨文化素養與國際競爭力,雙語政策之必要性。近期蔡英文總統也宣示「2030雙語國家」目標。在此目標下,國家發展委員會這兩年陸續推出「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責成各機關訂定階段性目標與工作內容、包括未來將成立專責行政法人,同步與教育部雙語教育政策兩軌並行,綜合人才、師資與經費,推動雙語業務。

正式教育端來看,雙語政策確實在各級學校動了起來,除高教端已有八所雙語教學中心,雙北等縣市中小學也致力轉型成為雙語學校,如本學年臺北市就有28間雙語學校。其中,北市三民國中為雙語實驗課程學校,因雙語招牌、吸引家長興趣,今年招生比往年多了四成。

然而,反對雙語政策批評也不少,相關論述包括本國語系環境條件不適合英文發展,或臺灣居住公民普遍採「中文」為主要溝通語言現實,或英文影響幼兒教育與中小學考科學習品質等。綜合來看,誠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林子斌教授所言,雙語教育立意佳,但有現實推動挑戰;其中,牽涉到文化與政治認同「我是誰?」,有賴雙語模組本土化、相關配套與整體雙語環境塑造,方能有成。

即便專家學者有著不同雙語教育見解,筆者作為體育工作者,倒是頗看好雙語政策在體育課程之可行性。其中有三個原因,首因「語言學習典範已轉移」,真實情境學習已漸代過去制式語言習得典範。現代全球化社會,習得嚴格精確語言雖仍重要,但在許多現實、時效工作與人際互動中,口語和書寫能直接溝通理解,方是重點。

再者,「體育科目重實踐特性」;如語言學習策略中「全面身體反應」(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為學者James Asher提出,強調透過觀察與聽力等訊息吸收、結合肢體動作反應,可有效促進語言學習。體育身動特性與ESL觀念符合,師生能透過跑、跳、投、擲等常見身體操作、讓動作性英文語言,經常聽、用,因而自然習得,有助語言深化。

最後,「體育橫跨多領域特質,許多體育/它科知識產出可能」。體育橫跨眾多自然與社會科學(生理學、力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許多學科英文辭彙,能在體育認知課程中重點呈現,兼採體驗實作、達成動作學習與師生共學。

比方說,筆者被曾設計體育教師設計類比賽情境體育課程(Teaching Game for Understanding, TGFU),結合CLIL理論(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透過目標動作設計(如桌球比賽中對打技術)與語言內容安排(主以解剖學、力學、社會團隊溝通等關鍵字雙語),學生可以透過練習、比賽、成員互動、口語/非口語溝通上,主動、被動使用中、英文交流(鷹架支持/學習效果),達成不同層次運動學習目標。事實上,近年CLIL一系列歐陸體育教學研究中,發現雙語體育課程確實有效達成許多學科英文語彙字量提升、進一步提升學生帶動口語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雙語教育政策要成功,必須讓實質端超越口號。若要馬兒好,宏觀政策面能否提供更強大誘因(例:雙語學校、執行教師,能獲得實質獎勵、加薪等),有待教育部等專責機構更多努力。終究,語言能力無法短效獲致,個體觀念澄清下,能刻意學習不同語言納入生活溝通表達,並持續在日常行動不間斷實踐與修正,成為自然,是雙語微觀層次魔鬼細節。

無論如何,綜觀本國雙語教育理想與現實,體育課程在本國雙語政策語現實社會面下,確實為好實施的課程科目;透過「勇於開始、走出舒適圈、願意犯錯」擁抱雙語,當師生持續打開「天線」,相信成功的路在不遠處。

(作者為體育教師、博士,具CLIL等理論與實務教學經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