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商界人士談萊豬進口

回歸食安討論 拉開與惡的距離

◎ 林喬立

筆者曾在中東某穆斯林國家,問過什葉派的穆斯林朋友:「穆斯林是不可以吃豬肉的,請問你們不吃豬的原因是什麼?」

朋友回答:「因為在戒律中,豬是不潔淨的動物,所以不吃,尤其是帶血的肉。」

筆者又問:「假設你在沙漠中,找不到任何食物,而且非常飢餓了。這時你看到一隻豬,你會獵殺牠,吃豬肉嗎?」

朋友笑著回答:「在那種狀況下,豬肉當然可以吃,而且幾乎什麼東西都可吃。」

朋友解釋:穆斯林的信仰中,會力求自己身體與靈魂的潔淨,但並非食古不化。如遇到沒有食物時,那就可以吃豬肉。

筆者原以為,豬肉對穆斯林而言是一種罪,經過解釋,原來他們認為豬是不潔淨的,所以不吃豬肉。對穆斯林而言,沒有潔淨的豬。所以,故意去吃豬肉是人的惡,而不是豬的惡。如果有選擇,穆斯林不會去吃豬肉。

對照現在國內看萊豬爭議,國人到底是把萊豬看成食安問題,還是把進口萊豬看成一種惡?

贊成者會用食物安全的觀點來看,因為從人體的代謝速度,一個六十公斤的人,除非每天吃超過六公斤豬肉品,才可能產生影響,但這可不是正常人能吃的分量。

而反對的人,用的是一種惡行來看萊豬進口,認為政府犯下了惡行,不可原諒。

在抗議的人眼中,萊豬變成惡的表徵。不管美國定50ppb以下、台灣定10ppb以下,已經不重要。反正萊豬是一種惡。我們不應該跟惡沾上邊。

然而,仔細觀察行政團隊的辯護,也讓人覺得,不像是在處理食安問題,反而像是處理政治問題(扯到萊牛去了)。

台灣不是穆斯林國家,豬肉也不是惡。政府應回歸到,讓人民正確選擇他們要吃的安心食物就好。在這個時代,手機資訊系統已可落實到所有的商品管理上。政府應回歸到專業,發展先進的食品管理制度、透明的食品資料庫系統、可信賴的標示方法及嚴格懲罰法規,來取得人民的信任。

否則今天有萊豬、萊牛問題,未來可能有黑心油、農藥、福島食品…,政府真正要解決的是,建立一套食品標示查詢系統,讓人民自己選擇。讓這些食品遠離「惡」的問題,而是選擇安全食品的問題,才能解決困境。

(作者現任科技公司副總經理)

既然豬肉進口商已經表態…

◎ 方復權

自由時報十二月四日頭版標題「進口商宣示不進萊豬」,以「被萊豬搞到沒生意」、「美國含萊和無萊豬肉價格差不多」、「美國豬肉八十%內銷,只有廿%外銷,美國含萊豬肉產出不及十%」三大理由,說明拒絕進口的原因。

豬肉進口商代表李春來表示,台灣豬肉進口商家數共約一百家,(當天)出席的進口商占八成,明年都會維持進口沒有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並強調明確標示不含萊劑以及落實標示產地。農委會對此表示,消費者、進口商、台灣豬農三贏。希望蔡總統看到最新的發展,儘快將萊豬的爭議消弭於無形,迎接農曆新年的來臨。

蔡政府八月下旬宣布進口美國萊豬至今,相關醫學界正反兩派唇槍舌劍,搞到無暝無日,還有學者從貿易立國的角度擔憂貿易協定的阻礙與「得罪客戶」。事實上,能佔有一片天的台灣外銷產業,都不是以畏懼「得罪客戶」為前提,反而是秉持獨特的國際競爭力,和全球進口商或品牌攜手合作,長期發展,否則台灣區區一個小島,不會排行二○一九年美國第十三大進口國。

國際貿易,除了互惠談判,也要兼顧人性。政府照顧台灣人民的健康,絕對天經地義,也是選前的承諾。既然豬肉進口商已經對美國萊豬表態,又有農委會的肯定,學者專家最好別再觀風向、選邊站,把自己搞成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作者業國際貿易,台中市民)

和泰國比一比:空污·農藥·萊豬

◎ 林淑甯

和臺灣一樣,泰國的空污與季節有密切關連。

每年十一月中旬中南半島的雨季結束到隔年三月的熱季來臨前,約有三至四個月時間是泰國的空污期,這段期間曼谷常在世界空品最差都市排行上榜上有名。二○一七年底至二○一八年三月間,曼谷的空污細懸浮微粒曾高達285μg/m3(微米/立方公尺)。因氣候因素,乾季的泰國常處於無風狀態,污染物無法飄散,紫爆的空品曾連續超過十天甚而三週時間,學校因空污而停課數日,民眾因呼吸道過敏、咳嗽、眼睛過敏就醫。

在泰國政府針對問題採取有效具體措施後,二○一九年泰國空品就有明顯改善,偶出現紫爆的空品,時間也不像二○一八年的時間那麼長。今年十一月雨季結束,空品也還在黃紅燈之間徘徊,迄今尚未出現紫爆。

臺灣於秋冬開始進入空污期,近年在民間團體努力下,空品已稍有改善。在政策的執行上仍不難見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拉鋸。

泰國考慮民眾健康及國內大量養豬戶生計,不開放進口含有紅肉促進劑及萊克多巴胺殘留的美國豬肉,美國因而撤銷泰國二三一項商品的普遍優惠待遇制度(GSP)關稅優惠,預估泰國在對美貿易上需多付三至四%、約增加六億泰銖的關稅支出。

臺灣則以簽定優惠關稅協議為由,不顧民間反對聲浪,未經溝通協商,宣布開放美國萊豬、牛進口,相關配套措施漏洞百出,連基本的標示都無法做到,引來極大民怨。

泰國政府在二○一九年泰國甘草磷、百草枯和毒死蜱農藥禁用政策上,也面臨強大經貿壓力,最後以延緩一年在二○二○年六月一日禁用百草枯和毒死蜱兩種農藥定案。整個過程,政府相關部門主管以專業堅持和利益團體對抗。反觀臺灣,歐盟已禁用固殺草,在臺灣卻可使用。行政院各部會幾乎只能配合政令行事,沒有堅持立場的機會。

以農立國的泰國,對環境與食安問題要比臺灣重視許多。國家重要議題的決策,如果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國民健康與環境永續經營,會是臺灣政府決策的重要思考嗎?

(作者為旅泰台商,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秘書、執行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