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向海外石油探勘人員致敬

◎ 施雅軒

十二月一日高雄大林廠一○五號碼頭,舉行「查德礦區奧瑞油田第一船原油抵台典禮」,來見證台灣海外石油探勘的新里程碑。但回首來時路,面對鑽探、運油過程的漫長而艱辛,是該對工作人員說聲謝謝的時候了。

查德在二○○六年一月與台灣簽署探勘合約,但八月便與中國建交,而當時主導的中國外交部長就是李肇星,那位曾在一九九九年寫信指責推動《台灣安全加強法》的聯邦參議員漢姆斯(Jesse Alexander Helms):「而你仍然稱中國的台灣省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稱台灣地區領導人為總統。僅僅說這是無知或不了解,實在是很客氣的了。」之鷹派外交部長。

這十四年來可以想見,台灣中油在查德探勘的人員,所受到的不是只有生命的威脅、物資的缺乏或工程的嚴峻,即使擁有「經營權」,「一個中國」的壓力必將如影隨形,二○一六年九月三十五%探勘權讓渡給海南華信控股,商業機密不得而知,但是翻閱當年新聞,竟也有分拆自中國石油工業部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接觸過「查德礦區」,怎叫人不幫這些台灣海外工作人員捏一把冷汗呢?

如今面對第一桶原油踏上這塊土地,紛紛擾擾的政治如過江之鯽,在混亂之下,還是該向一步一腳印的工作人員致敬吧!

(作者為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