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柏軒、周湘芸、黃旭磊/綜合報導〕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上路1年多,與早年「申請入學」要求高中備審資料一樣也引發部分社會疑慮,有高中生怕沒時間兼顧課業與建檔而發起連署廢除,有學者則憂心學生搶不到熱門選修課程而影響升學。第一線的高中則是對於新課綱要求增加選修課程確實最感壓力,都會區高中忙找大學幫忙開課,偏鄉高中則要花心思「開得準」、力求符合多數學生選課意向,甚至考慮採取「打工換宿」概念,邀請更多專業人才到校開課。
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即呼籲廢除學習歷程檔案,指出如高中與大學合開的熱門微學程等因容量限制淪為抽籤,學生選不到恐對升學有影響。也憂心公、私立教師處理學生檔案及評分恐有落差,私校乃至補習班等打造的漂亮履歷也非學生真正實力等。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則擔憂,有家長發現,偏鄉學校恐因教師不足,開課不夠多,孩子無法如願選課;且教師未必可顧好每一孩子的檔案細節,城鄉落差恐更明顯。
事實上,108課綱實施以來,各高中無不積極安排多元選修課程,希望豐富檔案內容。
高雄女中多元選修由各科老師及少部分第二外語、大學師資開課,其中校內自然、社會及藝能科老師開課數量最多。高雄中學則請大學教師支援法文、電磁學教學,也由各行業專業人士開設彈性學習課程,學生選填志願跑班上課。但雄中教務處也坦言,高三準備學測考試,選修偏向學科,則會擔心理化、數學時數較少,影響到學測成績。
較偏遠的新北市雙溪高中校長彭盛佐表示,偏鄉學校學生有限,多元課程開不多,因此更要「開得準」,校方以學生入學時性向測驗,及最近5年畢業生錄取大學的學群作為參考,開課聚焦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少數學生的需求則透過跨校媒合等方式協助。至於師資,除尋求大專師培生或退休教師協助兼課,規劃利用學校多餘宿舍,邀請專業領域人才到校上課換取食宿。
日前有高中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動連署要求廢除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附議人數已達8742人,教育部預計12月8日前回覆說明。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