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虛構性六都,利己自治體

基隆巿長爭取鄰近新北轄區入市,新北市與台北市爭鋒,都有其發展的考量,反映台灣區域規劃的問題。其實,基隆市就像東京旁的橫濱,神奈川縣轄內市,有特殊風貌。戰後台灣曾先有院轄市台北;省轄市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縣則有縣轄市,一個或多個,例如板橋、永和、桃園、中壢、苗栗、彰化⋯屏東,市有大有小,大抵是城市之謂。院、省、縣之市,層級有別。

省虛級化後,因應行政扁平化,加上都市化加快,人口逐漸集中。為了統籌分配款的爭取,台北市之外,增加五個院轄市,形成並不存在的「六都」。其實,這有地方政治角力,各自的利己主義,並不合乎公平發展。

台北市為首都所在,向有天龍國之名 ,哪一個黨當市長都不願已獲有的較多資源與他縣市公平分享,坐享其成的市長還常白目狗眼看人低。中國國民黨人韓某二○一八參選高雄市長,以「又老又窮」挑起高雄市民不平情緒,其實他所屬的政黨長期重北輕南,正是問題根源。打人喊救人,硬是騙了選票。

台北市之外,增了另五個院轄市,滿足了源自台北的地方利己主義。粗糙的公共行政規劃,多了不像城市的市,徒然提高了市長的政治份量。相對的,其他自治體更邊緣化。幾家歡樂幾家愁,並不合發展共享的原理原則,也是非正常國土規劃。

看看新北市,它和原來的台北市並非雙城概念,而是包圍著台北市,有城市有鄉村的地域。升格是有好處,但如何成一市?現在的市長豪語說要成北台灣火車頭,真的?台北市新北市更像東京都的樣子,都內區是台北市,都內市是升格前台北縣各市。東京都內有廿三區在中間、廿六市在外圍、一郡、四島支廳。台北、新北不是雙城,是市中有市。

台灣長期重北輕南,形成巨大雙北,導致台灣地方自治體不均衡,甚至畸形化。新舊年節南北東西交通問題難以改善,原因在此。新北成院轄市是便宜行事的結果。人口多,縣成為院轄市,其實不盡是城市。市市市,其實不一,才有「六都」之喻。

桃園也是縣成為院轄市。台中、台南、高雄是把外圍的縣納入成為院轄市,轄內原本的區、市、鄉都改制為區。形成城市並非真正城市的自治體,但高於非院轄市自治體一等。捷運並未普及的院轄市,存在太多鄉村。不符國土規劃的自治體各自本位主義,不符合國家均衡發展原則的院轄市過多現象,反映的是地方利己主義。(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