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美國兩黨對中國的基本觀點

◎ 雲程

此次美國總統選舉開票仍在爭議中。美總務署長尚未簽文件撥付政權移轉之經費與特權,恐延誤交接時程︱︱法定選舉人在本州內的投票是十二月八日,聯邦眾議院開票是明年一月六日。但若拜登就任,美國外交政策會如何改變?〈外交事務〉先後刊出兩陣營觀點。

先是代表民主黨,Kurt Campbell與Jake Sullivan的〈競爭,但不要不可收拾:美國對中國如何既挑戰又共存〉,隨後是曾任川普副國安戰略顧問Nadia Schadlow,代表共和黨的〈美國錯覺的結束:川普與真實世界〉

可能為補強Schadlow的文章份量,或為留下政策遺產,投票前一天白宮發佈〈川普論中國:將美國擺最前〉,其中匯集從二○一八年十月副總統彭斯的演講,到川普今年九月二十二日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共八篇演講文章。

由於Campbell與Sullivan可能成為拜登政權重要國安外交幕僚,不管美國國會通過何種法律保護台灣,或拜登矢言支持台灣,透過兩人聯名文章,再加上二○一四Campbell受辜寬敏「新台灣國策智庫」之邀,發表〈二○一四年亞洲新態勢與台灣角色〉,可窺視民主黨基本觀點及未來的美中政策。

共和黨的立場是:美國在世界範圍吃很多虧,盟國也應分攤成本;美國四十年給予中國優惠的外交政策,無法換得預期的中國融入世界體系,反而讓中國越來越具侵略性,非改弦更張不可。

民主黨則在承認美國對中政策錯誤之餘,仍認為單靠「競爭」來改變中國一樣天真。重點是持續嚇阻,發展對美國有利且穩定的「美中共存」,以避免失控。

共和黨觀點是基於四十年交往經驗的「事實」:中共推翻世界秩序的意圖不變,但中國已相當強大;中共(非中國)是威脅的核心,要寄望與支援中國人民覺醒。方法是修正肯楠單純圍堵為「脫鉤後圍堵」。民主黨觀點則基於「推論/期望」:中國已今非昔比,故要謹慎莫使情勢失控。方法是團結盟邦、尋求「可控的競爭性共存」,才能保持美國利益。

雙方顯然有共同點︱︱對中戰略已過時而必須修改;不同的是共和黨採決絕態度,民主黨重持盈保泰。兩者本質上可相互補充,但判斷失誤卻會一敗塗地,故政策不宜樂觀。

理論上,台灣是中美戰略關係下的應變數;經驗上,常受傷於民主黨執政(如卡特的突然斷交、柯林頓的新三不、歐巴馬的金融時報放話),台灣人民偏向直覺支持川普政權,豈非再自然不過。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