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教展望》楊朝祥︰應建立終身學習檔案

前教育部長、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吳柏軒/專訪

面對少子化,前教育部長、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指出,這代表未來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且要以一擋十,建議政府精算各領域教育成本並合理補貼,「無疆界大學」可成潮流、「產學共生」必成典範。針對升學端爭議的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則強調制度難免有利有弊,但招生應淡化單一標準,培育出「終身學習檔案」,也要避免投機取巧或補習班應付等問題,實踐自學價值。

楊朝祥認為,少子女化,未來孩子須以一擋十,因此教育要更扎實專業,更符社會需求,將來大學生一個都不能少,政府的補助是重點。目前雖有高教深耕計畫,但仍採「計算人頭」齊一式補助,應更精算各類科學生的單位成本,保障基本教學,避免公校受政府補助降低、私校因學費收入減少,雙雙影響教學品質。

提倡無疆界大學 鏈結國際學習

大學經營上,楊朝祥提倡「無疆界大學」鏈結國際,學生則可更透過網路學習更多專業及文化,大二起則可到各國實務訓練,尤其今年發生武肺疫情,也催生出「網路大學」新模式。以佛光體系為例,便有美國、澳洲、菲律賓、香港、台灣等五區六校或教育中心,大學不再框架在單一地區或校園。

楊朝祥更指出,過去大學推「產學合作」,將來應發展成「產學共生」,把知識化為經濟生產。如台大醫院便成就許多醫學生實習且經營良好,部分學校的農畜實驗場或工科工廠等也可擴大產能,搭配地方創生等促進大學社會責任。但須拿掉「校園不能營利」枷鎖,透過監管避免非法營利,設置賦稅、避免不公平競爭即可。

教育經費重精算 發展產學共生

人才培育上,楊朝祥則強調,所有專業都可分三層次,一是基礎的概念素養,如經濟學在一般的生活運用。第二則是概念跨域結合,例如把經濟與教育結合成教育經濟學等,第三是鑽研純粹的經濟專業。但過去大學多忘掉第一層,如今須回頭重視,否則只有專業沒素養,無法應付現代生活。

楊朝祥更說,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學力,是年輕人最重要能力,畢竟太多知識爆發、新領域出現,大學的知識「保鮮期」越來越短,恐怕畢業後就已落伍,重要是終身自學。大學端也需改變統一式教育,客製化學習內涵,因材施教,減少如技藝國手、體保生等因學科適應問題而遭退學情況。

楊朝祥並指出,大學選才表面上是學校選學生,其實應是學生選擇未來發展。過去聯考只想到公平入學,但未想到「合理」,結果成了「高分暴力」,學生一時低分就被大學拋棄;其實大學選才不該選學科最好,而要選最適合學生,學測、基測等大考是了解學生在校學習,不該用為入學主要依據。

對於近期大學多元入學新制,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屢遭批評,楊朝祥則分析,這在國外是很平常的做法,學習檔案不應成負擔,而是讓學生從小自行記錄學習過程,但可勾選需要的項目給學校看,完全自主,檔案也不是主要入學依據,升學端教師仍會以整體學生表現評斷。

但楊朝祥也提醒,大學端要加強選才知能,他擔任考選部長時,便推行典試委員研習,加強口試技巧。他呼籲教育部幫大學舉辦類似研習營,提升教授面試等專業。未來招生則需再淡化單一標準,避免投機取巧或補習應付,一成不變的選才絕非好事。

楊朝祥也提醒家長提早關注孩子升學,但別再用二十年前經驗去思考,多陪伴多協助,如果等到孩子高三才關心或幫做升學資料,到時想補救也恐來不及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