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老年化、少子化的社會 真的比較不好嗎?

◎ 曹耀鈞

一年一度的重陽敬老節,令人特別有感。聯合國人口報告指出,在二○五○年之前,將有百分之卅二的國家有人口下降趨勢。但並沒有任何真正的有力證據,可以指出老年化的人口社會,會導致勞工的勞動力缺乏!事實上,人口逐漸減少,反而可使個別勞動者獲得利益,原因有三項。

第一、隨著人口減少,雇主能聘僱的選擇會受到限縮,個別勞工的薪資會增加,而且人均財富也會上升,不會因多人搶食而受剝削。

第二、土地環境,因為人口減少,也會有較低度的擁擠壓力。看看台灣在全世界的國家地區人口密集排名,就知事實為何。

第三、政府所要照護的全體人口減少,對於單位環境和生活品質的保護和改善,都會相當明顯。也許高齡化人口的社會需要比較多醫療照護,應會提高社會的醫療成本,但也會有更多的照護工作機會。

很多高齡化社會所伴隨而來的問題,是經常被誇張而且過度渲染。根據最新的國際研究指出,因為人口下降和高齡化社會來臨所帶來社會上、經濟上、環境上的利益,是會超過人口老化社會所帶來的補償性成本。因為雖然現代人們比較長壽,可是相對的可工作年數是比較長的。況且現在的老人,也比以前的老人相對來得健康和年輕。

高齡化和少子化的全球趨勢必定會來臨,政府不應單方面從鼓勵年輕人生育來解決人口下降問題,因為人口下降的趨勢並不一定不好,這是一個邏輯辯證的政策問題。也許有人認為要多生下一代的子女來增加稅收來源,這是非常不負責任而且短視的說法,難道這些不斷上升的人口,日後不會變老嗎?如果這種思考邏輯是對的,那麼在台灣已經二三○○萬人,是否意味著一直要增加,直到一億甚至更多才滿足呢?否則如何應付一直增加的老年人口呢?這種下一代供養上一代的邏輯相當可笑,也必須加以扭轉。笨蛋!稅收問題不在人口數量,是在人口質量!應該是當代的人,提列較高比例的儲蓄年金來供養未來的自己,重點應放在加強提升人口素質與擴大老年人口的勞動參與,才是良策。

(作者為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特聘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