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談「台灣公民民族主義」

平議光復節的史觀傾軋

◎ 蔡仲禮

光復節前夕,中國大陸舉辦學術座談會,國民黨籌辦紀念大會,引來民進黨撻伐,指涉藍營與中共唱和。藍營強調台灣光復,有擺脫殖民印記等多重意義,中方則藉機恫嚇台獨勢力勿挾洋謀獨。藍、綠、紅不同史觀激烈傾軋,良可浩嘆。

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是台灣近代史的重要分水嶺。之後的台灣整體政經社會發展,固與我們今日生活息息相關,而在那之前的台灣史,淡水紅毛城豎起的九面旗幟,即很整齊地把四百年的滄桑說了一遍。

日治台灣五十年,有了對立面的異族,台灣人萌生「我們是誰」的問號。民族運動先驅蔡元培,將台灣地理座標烙上民族印記,提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口號,蔚為台灣主體意識的濫觴。文化與民族的多元性,使認同問題成為台灣人的歷史宿命。

一九四五年台灣易幟,折射的是本省、外省人之間的同與異。五十年的隔閡,島上居民的心態與社會文明發展,早與中國大陸不一。而撤退來台的百萬軍民,更是動盪時代下的無奈見證,衝突的集體情緒難能抹平。

回看光復後四十年間,台灣社會普遍懼談民主主義。上位者擔心民主風潮動搖國本,百般阻撓壓制,反對人士只能付諸衝撞、流血等社會運動。至於一般社會大眾,在白色恐怖與威權體制下,對政治避而遠之。民主,在那個年代,是難以言說的痛。

反諷的是,七十五年後的今天,台灣社會經過民主、自由、本土化的洗禮,面對敏感複雜的族群、統獨問題,卻普遍懼談民族主義。究竟,在中國文化霸權話語下,如何安放台灣民族主義的位置?如何詮釋中國與台灣民族主義兩個對立命題?

反思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顯然,台灣的族群、認同分歧,不適合血緣、階級、偏狹或情緒性的民族主義。台灣民族主義,只有放在標舉自由、民主、平等、人權、包容等核心價值的公民民族主義架構下來談,才有前景與可行性,才能消弭統獨爭議,在兩岸競合過程,居有利戰略位置。

十月廿五日這一天,吾人更應珍惜過去的坎坷歷史,尊重彼此不同的記憶與經驗,掌握族群之間的同一與差異,才是厚植台灣認同共同體的起點。

(作者為開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