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後疫情時代—台灣發展策略

◎ 林正二

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此次訪台,蔡政府已就5G乾淨網路、產業供應鏈重組、印太戰略、新南向政策、新能源、投資審查等,跟美方充分交換意見,為後疫情全球化結構改變,建構美台經濟戰略聯盟的厚實基礎。

過去三十多年,在全球化潮流中,中國的吸金效應,導致台灣產業空洞化與人才外流,除了造成產業結構轉型困難外,亦因中下階層無全球化移動能力,以及高等教育問題,年輕人無法配合全球化來臨,提升專業知能,導致貧富與世代差距越來越嚴重。

然而,去年美中貿易戰與今年的武漢肺炎重創中國經濟及國際形象,其全球供應鏈已斷裂,台商與外商陸續撤離中國,回到本國與其他國家投資設廠。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政經結構改變的時候,正是台灣重整經濟結構,不再仰賴兩岸經貿,致力產業轉型,推動資通、5G數位及生物醫藥科技與綠能等產業好時機。鑒此,台灣應提升大學與技職教育品質,加強建構產官學合作平台,除了半導體產業,亦能像瑞士、芬蘭等國,發展不受全球化因素制約,能自主並擴展外銷、有制高點的策略產業,並可連結美日歐等經濟體,成為全球新經濟產業鏈核心國家。

同時,政府應善用台灣已成全球防疫典範、旅遊最安全國家的有利形勢,為後疫情時代的來臨,積極打造台灣為全球休閒旅遊的世界島。

建議交通部針對國際觀光客的休閒旅遊特性,運用台灣特有的醫療保健、泡湯美食、農場花圃、民俗節慶、生態保育與好山好水等觀光資源,打造結合觀光休閒與文化節慶的套裝旅遊行程;協調地方政府加強改善各項旅遊設施與旅遊景點環境;擴增全球駐外觀光單位,擴展歐美等國際市場,藉由觀光促進國內經濟,除能改善旅遊餐飲運輸業、商店攤販與農漁民的經濟狀況外,亦可讓世界「看見」台灣。

此外,在後疫情國際反中情勢高漲的時代,台灣藉由經濟自主力量的提升,以及台灣命運共同體的建構,在外交擴展上,將更有能力擺脫九二「一中」共識的箝制,往突破國際社會「一中政策」方向邁進。

小英外交團隊應把握利我時機,加強「台灣旅行法」、「台北法案」等友台法案的運用,全方位提升台美經貿、高科技、醫療生技、國防與文化的交流合作及雙方高層的來往,爭取小英總統赴華府國會演講,甚至會見美總統,為未來的台美復交奠定厚實基礎。

(作者是退休駐美外交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