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泰國學潮與台灣憲改想像

◎ 黃彥誠

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被稱為「二○一九自由之夏」,那麼「二○二○自由之夏」可能就在泰國。泰國自七月中旬以來在全國各地爆發學生抗議運動,十九日曼谷大皇宮外更有近六年來最多的五萬人示威,除了原先要求解散國會、終止騷擾異議人士、修正憲法等訴求,也針對王室改革提出十點訴求。在泰國示威前一天(十八日)是台灣立法院新會期開議的日子,由朝野各黨團三十九人組成「修憲委員會」是新會期焦點之一。

出自電影《飢餓遊戲》的「三指手勢」也成為此次泰國學運的重要符號,有反霸權、反威權的意味。除了該手勢,此次學生運動也出現不少年輕人的元素:日本動畫《哈姆太郎》的歌曲、《哈利波特》的角色佛地魔,在這一連串學生運動中都成為重要象徵。這次學運顯然讓泰國政府必須正視,總理帕拉育先前即表示同意修改憲法,執政聯盟及在野聯盟也將各自提修憲版本。

回到台灣的學生運動,一九九○年野百合學運、二○一四年太陽花學運的主要成員也是以大學生為主,也都出現所謂的「憲政時刻」。野百合學運時即有呼籲「制憲」的聲浪,而後由李前總統啟動修憲、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寫下台灣民主轉型的新篇章;太陽花學運後則有《新憲運動宣言》,立法院跨黨派也成立修憲委員會,最後卻因政治考量無疾而終。

同樣是學生運動推動憲政議題,如果泰國修憲阻礙在於軍政府與王室,那麼台灣的挑戰則在於《中華民國憲法》在立法院與公民複決皆有超高門檻,維持這部以全中國視野制定、無法符合台灣現況的憲法,只能以「自由地區」自居。根據二○一九年的《經濟學人》民主指數,泰國排名第六十八名、台灣排名第三十一名,但如果連身處軍政府陰影下的泰國人民都願意走上街頭呼籲修憲,作為民主前段班的台灣更沒理由迴避憲改議題,尤其在國際局勢變化劇烈的今日,更應思考我們對於「國家」「憲法」的想像為何,這不只是政府、政黨的職責,而是關乎每位公民的責任。

(作者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