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供電充裕與否 讓數字說真話

◎ 盧展南

能源局對「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進行修訂,引起大家對缺電的疑慮。本次修訂新加了因「政治、經濟、戰爭」的因素可能會限電,而平常時期缺電與否,主要依據台電所發布的供電裕度(備轉容量率)燈號

備轉容量的目的是在發電機突然跳機時電能可及時補上,維持電力系統供需平衡頻率穩定,降低限電甚至大停電機率。去年秋天至今機乎全是綠燈,因此經濟部官員認為目前供電充裕。

台電長期背負供電義務及維持低廉電價的責任,對於需要準備多少備轉容量維持供電安全,避免限電,台電最關心也最清楚。但因為配合政策及缺乏透明的運轉數字驗證與外界監督,台電所公告的備轉容量率,有時會讓人匪夷所思,降低對其的信賴。

根據台電提供的資料,2008-2019年間所發生的231次發電機組跳機資料顯示,在夏季除有一次紀錄是1794MW外,絕大多數的發電機組故障事故造成500MW到1000MW瞬間電源喪失,也就是一部中型機組到一部大型機組的容量。

在2008-2013年間跳機148次中,夏季占28.38%,高於四分之一,但並不是跳機次數最高的季節,秋季反而是跳機次數較多的季節,約占31.75%。而在最近6年(2014-2019年)間所發生的83次中,各季跳機次數占約各佔四分之一,也就是說,雖然近年來夏季尖峰用電負載逐年升高,由於發電機組維護得宜,故障次數未隨之提高。

過去10年資料顯示,99.9%的跳機事故所造成的發電量減損低於1800MW。依長期系統運轉經驗及就目前用電需求而言,在去年中華民國電力工程研討會,學者專家認為以實際運轉所需的備轉容量(MW)為依據是較合理的,若隨時準備2800MW(兩部大型核能機組及一部中型機組)的備轉容量,就有足夠的供電餘裕,應付可能發生的發電機跳機事件及負載和再生能源預測誤差。重要的是需有快速反應的機組,而各供電燈號的界定,應隨系統中最大機組容量變動,逐年滾動檢討。

有趣的是,若以10%備轉容量綠定義供電充裕的綠燈,2019年備轉容量綠燈共有238天,而綠燈若改採2800MW以上區分,則僅有228天是綠燈。也就是說去年一年之中,有10天依現行百分比標準雖符合綠燈條件,但因尖峰負載較低,10%的備載容量仍未達合計兩部大型及一部中型之安全運轉備轉機組容量需求。

今年夏季尖峰用電創歷史新高,系統若保有10%(約3800MW)的備轉容量,表示約有5部火力機組的裕度,隨時因應突發事故的發生。準備過多即時反應備轉容量,部份機組需在低效率的狀態下發電,這對發電成本、發電排放污染物及機組壽命和維護成本,都有負面影響,供電的安全性與經濟性應取得平衡。

政府若能落實未來每年法定的15%有效備用容量率,並積極推動綠色能源,則由傳統火力機組供電的能量將持續降低,更遑論許多民間發電設施及受環保限制的發電容量和需量反應等緊急可用電力資源,備轉容量應不至匱乏。重要的是,須維持台電及民營電廠發電機組穩健運轉並具備更多運轉彈性,降低跳機擾動造成的不便。

具不同反應速度(熱機∕冷機)的備轉容量,若能於台電網站所公告之所有機組發電狀態上,註明可用的備轉容量且算法明確,則數字會說話,供電充裕與否一目了然。

談專業要看數字與實際需求,專業的問題最好不要政治化。為確保未來供電安全及電力市場運作的公平性,建議應加強獨立專業監管功能,落實系統運轉資訊透明化。

(作者為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