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迺訓
先說結論,李登輝最大的貢獻就是讓人民選總統、批評總統、當總統人人有機會,成為與喝水一樣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僅這些,他就足以成為一代人物。
上個世紀下半葉,整整五十年中,真正做到既得利益者改變遊戲規則,讓政治對手得到實質的公平競爭機會,全世界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前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一個是李登輝,而後者幅度規模又遠超前者;這在政治現實主義的框架下,難以想像會發生的事情,卻在台灣一一發生。
李的真實動機無法得知,但以結果論而言,這是改變歷史重要的轉轍器,否則以國民黨在上世紀末仍實質掌握國家機器的環境下,任何的反對黨要在原先政治選舉的遊戲規則下取得執政權力,幾乎是天方夜譚。
今日台灣的民主現象,無一不與李有關。每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常態化;同時因為軍隊國家化,也讓軍方政變在台灣難以發生;批評領導人、執政黨稀鬆平常不過、降低政治操控媒體程度;讓人人有機會選總統成為實質可能而非形式可能,馬、扁、蔡三任總統應是心有戚戚焉。
在李登輝十二年總統任內,上述種種以緩慢卻又具體取得進展的方式一一實現,足以說明一名優秀的領導人,性格上應具備韌性、失敗容錯彈性,這些重要特質都在李身上充分表露。
當然,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歷史定律,同樣印證在李的從政軌跡。一切有關李的負面批評,與其推動的政治變革如影隨形。例如「黑金」引進地方勢力抗衡當權派,對李個人而言,或許只是避免自己成為另一個「嚴家淦」,該決策帶來的災難與政治新局,就如禍福相倚般對三十年來的台灣政局影響深遠,經過十來年的驗證,以及隨著李的逝去,終能開始正確評價功過。
李的離去,看似台灣政治史的一個段落,但其所扮演的,確確實實是一個民主制度演進啟承轉合不可或缺的重要符標。三十年前沒有李,台灣民主進程尚在第一段未完待續。三十年後沒有李,台灣的民主已是另一新篇。再會,阿輝伯!
(作者為前高市府勞工局機要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