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時評) 搶救科技類博士生!

◎ 許瑞福

今年520就職演說,蔡總統宣告啟動國家建設工程,要發展資通訊產業、物聯網以及國防產業,該段落結語亦提及了人才乃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會全力爭取國際頂尖人才。筆者聽聞蔡總統此一重大宣告,感到既欣慰又擔憂,欣慰總統重視產業發展的決心,擔憂於現況的艱難究竟如何改善。

攤開科技類博士生就讀人數,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會發現這十年來已經減少了近7000人,而在2018年科學發展策略諮議會議上,時任陳良基部長致詞時更指出,資通訊類博士生十年來下降45%。若細看以台大電資學院來說,博士生在學人數從2012年1000人左右,減少到2018年500人,同樣也是直接腰斬。尖端科技研發不再有優秀青年想投入了,筆者不禁想問問題究竟何在?到底該如何解決?

所謂的高階人才培育,其面相複雜政策橫跨各部會,因此筆者認為若要對症下藥,急需跨部會的合作,才有機會提升政策成效解決困境。舉例來說,有鑑於博士人才遞減趨勢,2019年科技部推出了優秀博士獎學金,也針對博士畢業生求職推出補助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簡稱RAISE計畫),根據統計資料每年參與計畫人數約300名,培訓後企業聘任比例皆逾7成,平均薪資6.6萬,可謂成效良好。然而面對高科技博士大減的問題,掌管高教的教育部卻遲遲不見動靜。現階段教育部的政策是針對在學博士生加強產學合作(大學校院產學合作培育博士級研發人才計畫),自103學年度開始推行每年預算固定約為新台幣1億,然而與此同時高科技博士就讀人才卻不斷大幅減少,產學合作到底加強了多少、又真正改善了多少博士就業問題嗎?

2019年1月姚立德代理部長於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表示全國共有約4萬8千名大學教師,每年開缺600、700名,當中有不少新進教師是由台灣本國培育出來的博士,每年將提供800到1,000名博士生,每人每月至少新台幣2萬元,一年24萬,若研究領域為國家「五加二」等重點產業,還將加碼。此一消息出來之後,卻隨著姚代理部長離職而無聲無息地消失了,難道是因為博士人才與產業轉型問題都解決了嗎?還是只是政隨人息?

政策整合是一個問題,政策研究評估又是另一個問題。以現階段由國發會主政之〈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來說,其目的在於協助產業創新、升級、轉型,根據各事業目的主管機關其業管產業人才供需加以掌握及追蹤,定期進行人力調查及推估。然而攤開此一報告閱讀,卻發現其中重點產業欠缺人才之調查,僅據碩士以上之統計。碩士與博士訓練及就業需求迥異,博士人才需求既無統計,又該如何對症下藥?

筆者呼籲高階人才的培育及投入,實屬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蔡總統宣告啟動國家建設工程,須以尖端人才投入為基礎,面對嚴峻的博士人才培育挑戰,更應該提升層級、加大力度整合各部會政策資源,滾動式檢討成效並加強投入,才有機會扭轉趨勢、創造新的可能性!

(作者為台大電信所博士生、前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